武功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咸阳市西部。地处陕西“一线两带”、“西咸经济一体化”、“关中——天水”经济建设圈中心地带。东接兴平市,南隔渭水与西安市周至县相望,西靠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以及扶风县,北和乾县接壤。全县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万亩。城区东距西安市87公里、咸阳市50公里;西距宝鸡市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速、省道、西宝中线横穿东西;国道、杨临公路贯通南北,交通便利。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武功县下辖普集街道办事处,游凤镇、苏坊镇、武功镇、贞元镇、长宁镇、大庄镇和小村镇,代家社区、河道社区、南仁社区和普集街社区。全县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委会。
武功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秦孝公十二年(前)置县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就是今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姜水就是今宝鸡的清姜河。史书记载,炎帝部落曾在漆水河流域一带活动过,黄帝姬姓子孙自夏商以来也生活在漆水两岸;有学者认为黄帝陵位于今扶风县的揉谷乡(旧属武功),现在的黄帝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随着农业发展,炎帝的姜姓部族有邰氏与黄帝姬姓部族共同劳作,世代通婚,繁衍生息。帝喾娶姜嫄(有邰国君之女)为妻,姜嫄因外出踩巨人脚印而孕,生子“弃”。弃自小就喜种五谷麻菽,长大后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原始农业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人类从游猎转化为农耕,结束采撷渔猎的游牧生活,天下尽得其利。弃因有功被尧舜封为农官,封地于邰,赐姓姬,号“后稷”。后稷在今武功镇郑家坡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有邰国”(包括今扶风县中、南部,眉县全境、岐山南部和武功西北部),成为周民族的先祖。公刘乃后稷之曾孙,《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居于豳”。《史记·刘敬传》又曰:“公刘避桀居豳”。
公刘迁豳后,秉承先祖之志,传播、宣扬农耕文化,其功德仅次于曾祖后稷。后公刘和儿子庆节在此建立豳国。豳国的范围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华池、环县。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国,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商朝武乙年间(前年),公刘九世孙古公亶父为避戎狄侵扰,率亲近部族从豳南迁。原打算迁往先祖后稷的领地有邰(今武功),因岐山水土肥沃,芳草茂盛,碧水悠悠,又有箭括岭做屏障,适合农牧、渔猎生活,经占卜大吉后在此定居,并自称周人。古公亶父率众整顿部落,大胆改革,营筑城廓、都市和村庄,设立官吏,建立国家机构。后壮大成为商朝的诸侯国,即“周国”。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按古代礼法,应传位于长子泰伯,古公亶父意欲传位给季历。季历之子姬昌有圣人瑞相,预料能兴盛周国,季历也希望能传位给姬昌(周文王)。后来“凤鸣岐山”之说验证了古公亶父判断是正确的。泰伯、虞仲明白古公亶父心思便出走荆楚,在夷蛮之地断发文身,失去消息,即使古公亶父去世也没回来。泰伯在江南无锡一带建立吴国,成为吴王,春秋时期曾称霸一时,吴越之地便尊泰伯为其先祖,并在今无锡梅里建有泰伯庙。周文王勤于政事,发展农业,礼贤下士,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周武王伐纣灭商储备力量,开创周朝年不朽江山。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西周,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亲属和功臣,让其建立诸侯国,并封山、封水、封神。感泰伯禅让之恩,随将秦岭主峰最高峰命名为“太白(泰伯)”山;纪念其文治武功,将太白山次峰命名为“武功山”,将石头河命名为“武功水”。秦孝公十二年(前)实行郡县制时,考虑到武功是周民族的发源地、周武王文治武功有功,设武功(今眉县、岐山、周至和太白北部)为势力范围内的41个郡县之一。也就是说因“武王克商”而得武功山水之名,又因武功山水而得武功县名。从此,武功声震华夏,名播九州,自周代以来,历朝历代将武功归属于长安都城的京畿之地。
武功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华全国供销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陕西省一二三产融合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县、中国农产品上行“百县百品”十佳县、年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百强区县、年电商零售额达到18亿元,阿里农产品电商销售全国县域排名第五,西北第一;
中国互联网协会授予“百县千亿”工程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孵化基地、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年度陕西省网络经济优秀园区”、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青年电商创业培训基”等殊荣、全国新农人联合会培训基地、陕西省电商协会培训基地。
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绿化模范县;连续8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县,信访工作连续7年保持全省“三无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蝉联全省“七连冠”。武功镇被命名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全国重点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