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213655.html
这几年,反映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隐蔽战线题材的影视作品着实火了一把,就像西方的谍战片一样,惊险、刺激、悬疑,让观众体验了不同寻常的感受。我思忖我们之所以叫作隐蔽战线,除了与中国语言的含蓄表达有关外,目的还是为了突出特工或者保密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一路朝北》就是一部描写中共革命史上有关隐蔽战线斗争的长篇小说。
前不久,当单位同事把其父王双民先生所著并有个人签名的小说《一路朝北》赠予我时,我很吃惊。早就听说同事父亲是国有煤炭企业的一名文化工作者,性情洒脱,多才多艺,酷爱根雕和写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离岗,闲赋在家。没想到年逾古稀的王老先生,退休后还能整出一篇大部头来,而且获得陕西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瞧瞧,这精神、真劲头、这成果,是咱整个矿区乃至全省煤炭行业文化事业的骄傲。不由想起那句古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短暂吃惊之后另生几分谢意,于是说到:“没想到你还是书香门第啊!”同事听后一怔,回答:“我没遗传我爸才气,我遗传了体育。”我挺尴尬,本想说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但觉着话说多余,便说:“老爷子的书,我会认真读的。”
说到一定要做到,最近这段时间,我在闲暇之余精读了整部小说。其实一直以来我不愿用业余作家这个词,我觉得作家有好坏之分但不该有专业和业余之分,能写出好作品的就是作家,不能把拿着工资写作的叫专业作家。王双明作为一名企业退休人员,应该说是一个非专业作家,能在含怡弄孙之余写出这么一部时间跨度大、各类人物众多、涉及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的确难能可贵。我想,如果没有他过去多年的文字工作积累,没有小说创作的情怀,没有对隐蔽战线工作的浓厚兴趣,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文字简洁流畅、故事框架均衡、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形象丰满,从始至终充满着黑白分明、善恶有报,时时处处蕴藏着作者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满满正能量的文学作品的。
据介绍,作者为了写成这本小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前后历经十八载。这期间,他不仅调查走访了二十多个单位和部门,采访咨询了三十多个关联人员,而且实地考察了十多处重要遗址,从中收集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抛开专业性不谈,这对于一位普通的文艺工作来讲,其中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谓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作者回忆说:“在西安采访期间,因为囊中羞涩,晚上住在阴暗、潮湿的旅馆地下室里,一早一晚在街头买两个饼充饥。”我国著名文化学者郑欣淼先生在书的序言里也赞扬道:“孜孜总是思齐意,十八春秋岂等闲。”
这部小说的最大看点,就是整部书塑造了一个扎根民众、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中共特工新形象——庞志柏。他出生于陕西关中地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先后在竞化高小、省立二中、沪申大学读书。他在求学过程中,接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看清楚了民族危难的根本原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觉走上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后来,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部队军需处工作的特殊身份,从上海采购军军用物资,秘密运往陕北苏区。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主持中共中央西安情报处工作,通过秘密电台向中央发送了很多重要军事情报,为西北野战军的军事行动提供了积极帮助。
多年的隐蔽工作,古城西安在庞志柏眼里就是一个战场,既要学会隐藏自己,又要找准机会出击,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书中提及到的西安钟楼、莲池公园、端履门、东大街、骡马市、西柳巷、竹笆市、药王洞、鱼化寨、三桥等地名,对我来说耳熟能详。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宝鸡大散关的豹子沟、彬县的水帘洞、澄城县的尧头镇、合阳县的夏阳渡、耀县的漆水河、宜君的哭泉、旬邑的马栏镇、临潼的新丰镇等地,这些地方我本人都曾去过,所以书读起来很亲近,仿佛一幕幕电影镜头从眼前掠过,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书多了一种微妙体验。
书中除了塑造出庞志柏这样一个英雄形象之外,还有廖梦棠、丁吻月、沈钟、陈轲、梅登岩等一批信仰坚定、铁骨铮铮的中共隐蔽战线中的优秀人物。据作者介绍,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有生活原型的。在对这些英雄人物表示感动和敬意的同时,单纯就小说欣赏偏好而言,我个人对书中塑造的一个小人物印象颇深,那就是主人公的父亲庞积仓。此人虽在书的前半部分有所提及,但笔墨不算多,人物形象更不算“高大上”,但泥土味重,极具代表性。就像《红楼梦》中出场就那么几次的刘姥姥一样,人物形象穿透纸张,活生生地跳进读者脑海难以忘记。他是渭北高原上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吃苦耐劳,为人精明,一生经历了由赤贫到暴富的传奇,晚年没有逃脱乡间土财主的通病,疯狂地追求钱财积累,用财富去弥补亲情的缺失。剖析庞老爷子坎坷的人生历程,那是那个时代中国北方农民的特定缩影,他的人生经历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人生道理,也就是书中所写的:“人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能用钱买来的,都不值钱;真正值钱的东西,花多少钱也买不来!”
这部小说还有另外一个看点,就是语言上引用了不少乡言俚语,这一下子又拉近了读者的距离,好似与作者围炉夜坐,家长里短地谝闲传。比如,书中写的一搭里、刀切豆腐两面光、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馍不吃在笼笼里放着,还有吊死鬼擦粉——死要面子、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子、狗揽八堆屎——吃不了兜着走、关老爷卖豆腐——人硬货不硬,等等这些民间方言和歇后语,都是陕西关中地区百姓经常说、经常用、简洁生动、传意到位的“活语言”,我觉得这是中国汉语语言中的“硬通货”。不说不笑不热闹,猜得出,生活中的王双民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喜欢交朋友的人。
如果说上个世纪5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让全国人民知道了铜川矿区有一个名叫姚筱舟的文艺工作者。我预测一下,随着揭开中共革命史隐蔽战线神秘“面纱”的小说《一路朝北》出版发行,甚至以后有机会走上电视电影荧幕,也能够让铜川矿区另一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王双民再度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作者系陕西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