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李世民令他接受敌军投降他偏不继续痛打此战让大唐成世界霸主(说历史的女人——第期)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强盛的王朝,同时唐朝也是罕有的不修长城的王朝,不修长城就意味着要主动进攻,经常要在边境驻扎军队,一旦有外敌入侵,立马摆平,而不是像宋朝那样等敌人快打进来了,才被动迎敌。这样,在整个大唐,军事上一直处在上风,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帝国。整个大唐的近年的历史上,对外有不少威震世界的征战,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场战争,这次大战意义深远,它奠定了大唐的世界霸主地位。这就是大唐对突厥的一次决定性战役,阴山之战。正所谓“犯我大唐虽远必诛!本来前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敌军向大唐递交了降书,唐太宗李世民一看,心一软,也同意了,就令他(前线统帅)接受敌军的投降,但他偏不,竟然继续痛打,而且仿效战神韩信,主动出击,果断行动,干脆利索地解决了战斗,此战让大唐顿时升级成世界霸主。
先从唐朝的邻国突厥说起。突厥是个勇猛彪悍,喜欢战争的民族,一直不安分,喜欢侵略别国,比如现在的土耳其这个国家,就是突厥人把当地人赶走之后建立的。突厥在中国北部很早就存在了,于公元年完成统一,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之后,突厥汗国逐渐发展壮大,版图扩大东自辽海,西至里海,南自蒙古沙漠,北至贝加尔湖,东西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基本包括现在的蒙古、俄罗斯中东部等大片领土。后来突厥发生内战,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突厥的强大对汉民族的王朝构成很大威胁,隋朝就经常受到突厥的骚扰,但是强大的隋朝经过几次大规模战争打败东突厥,迫使东突厥称臣,跟隋朝合作,共同对付西突厥,边境稍安。
但是到隋末,中原大乱,突厥(特别是东突厥)又乘机搞事情。据史家统计,隋末到唐初,突厥对中原的袭击事件有记录的就多达67起,弄得边境很不爽。大唐建立并统一全国后,决定解决这个问题。唐高祖武德七年(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顷其全部人马,准备入侵我大唐,其势汹汹。消息传来,高祖李渊有点心慌,毕竟刚建国,国力还不稳定,关键对方这次来势太猛。于是他在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之前,先跟自己的几个儿子召开个内部会议,先自家统一下认识。当时他最厉害的儿子李元霸已经去世,其余三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到了。
李渊知道三子元吉和长子建成关系比较铁,但他更器重次子世民,所以恐怕建成跟元吉合作挤兑世民,于是对元吉说,“三儿,你先别发表意见,让你俩哥先说。”元吉应允不发声。可这时李建成却低头不语,于是李世民道,“大哥,你什么意见?”李建成说,“要说这次突厥也太猖狂了,趁咱们刚建国就搞事情,太不像话!不过,毕竟咱们刚摆平十八路反王,元气还没有恢复,这打起来胜算不大呀!”“那你说咋办?”李建成说:“要我说,还是避一避吧。比如说,先把国都迁走,迁到洛阳去,或者南京,比较安全点。”李渊说,“建成的意见可以考虑,打仗真不是闹着玩的。”
李世民一听这话,腾地站了起来,大声道,“父皇,我不赞成老大的意见!这敌人还没有来,怎么就先学上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了,自家就先怂了?不中!”元吉也在一边说,“不中!我也不赞成逃跑!”李渊说,“那你说咋办,小民?”李世民郑重地说,“前几年,咱们忙着争天下,顾不上边防,让他们搞点事情也就算了,如今,这天下是咱大唐的了,哪能容他们继续捣乱?犯我大唐,虽远必诛!一个字:打!”“好!这次我支持二哥!”元吉也鼓掌支持。李建成这时脸色稍稍有点发红,没有吱声。这时,李渊说,“要不,就打?”李建成说“你们都想打,那我也没有意见。”李渊说,“那好,就按老二的来。小民,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于是李世民立马召集麾下猛将和谋士们商议抗敌大计。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李世民率军与突厥军在五陇阪(今陕西彬县)交锋,李世民用反间计,联合突利可汗离间颉利可汗,大败突厥兵。十天后,另一支突厥军队在杜阳谷也被唐朝开国名将柴绍击败。突厥撤走,答应对大唐称臣。大唐大获全胜,李世民赢得了父亲的赏识。
两年后,公元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大唐帝位,东突厥颉利可汗背信弃义,趁着李世民尚未将李建成和李元吉余部招降或铲除干净之际,又率兵入侵。他命拔野古部和同罗部的骑兵围攻乌城,牵制住程知节和柴绍的唐军主力,他自己则协同其弟突利可汗以及铁勒首领率20万大军南下,此次来势更猛,兵锋直指长安城,并占领了离长安不远的武功城。
颉利可汗派遣帐下大将军执失思力进长安城威胁唐朝君臣,并同时率大军进逼到长安城外的渭河北岸。唐太宗李世民当机立断,决不手软,扣留了执失思力,然后率长孙无忌、房玄龄、侯君集等六骑到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南岸,隔河责问东突厥背信弃义。同时,派大将尉迟恭率领一支军队于泾阳迎战突厥军。尉迟恭率军大败突厥的左翼军。颉利可汗自知理亏,又因为侧翼遭袭,大将被扣押,不得不服输,因此与李世民在渭水桥上斩白马为盟,宣布退兵。突厥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给唐朝,李世民也放回了执失思力,突厥再次对唐称臣。李世民对突厥再次严重警告,如果再犯我境,绝不轻饶!
可好景不长,贞观三年(年)十一月,东突厥再次背信弃义,由大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侵扰河西。我饶你多次,你却屡次进犯,是可忍孰不可忍!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列举了突厥的六大罪状,唐太宗发出最后吼声:犯我大唐,虽远必诛!于是下诏命令兵分六路出兵剿灭来犯之敌。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鄂国公尉迟恭、匡道府折冲都尉苏定方为副将,率领中军向云中和马邑挺进,另外还有英国公徐世勣、胡国公秦琼、邹国公张公瑾、霍国公柴绍等各率一路大军,向突厥出击,除陈国公侯君集任兵部尚书留守都城外,唐朝几乎倾全国之兵,坚决一举消灭来犯之敌。
首战告捷。贞观四年(年)正月,李靖率精骑三千从马邑进驻恶阳岭,夜袭定襄,大败突厥军。东突厥颉利可汗仓促北撤至戈壁沙漠边缘,其部众多叛离。而同时徐世勣兵出云中,在白道大败东突厥军。突厥失败之后,向西逃往铁山。由于担心唐朝的强大和继续打击,颉利可汗派使者执失思力到唐朝交好,表示准备臣服唐朝,可汗本人也同意在唐朝政府任职。其实,颉利未必是真的想投降唐朝,估计又是使用缓兵之计,争取时间,等待之后恢复自己的实力以便东山再起。这是他们的老玩法了,可是人家毕竟是一国之君,李世民也不能不给人一点面子不是,于是暂且答应下来,令李靖接受敌军的投降。
这时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到底接受不接受突厥的投降呢?眼看胜利在望,如果一鼓作气,肯定把突厥给彻底收拾了,但要是不接受他们投降吧,又是抗旨不尊!这咋办?统帅李靖和徐世勣商议。如果李靖是后来的岳飞,这事就砸了。岳飞太忠君,太老实了,眼看直捣黄龙,却不敢违背圣旨,撤兵了,功亏一篑。可是李靖毕竟是李靖,这人不但勇猛,而且足智多谋,绝顶聪明。关于他的聪明才智后来有许多传说,比如他就发明过许多攻击特型武器,最为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还发明过开算术平方根的机器,这件事被后人津津乐道,现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在他的大作《红拂夜奔》里就记载过这件事,大家若有兴趣不妨弄来一读。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李靖凭他的智慧早看出突厥人在玩花招,颉利可汗这人一肚子花花肠子,就像三国时的孟获一样,他已经弄过几回这事了,前面说的好好的,要俯首称臣,可一转身,立马变脸,所以这肯定是个缓兵之计,绝不能上当。李靖有超前的眼光和超人的魄力,他严重地意识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当机立断,干掉突厥,以绝后患!徐世勣深以为然。可是也有人表示反对,就是张公瑾,他这人虽很忠厚,但比较胆小,他说,“这不是违背圣意吗?要是皇上怪罪下来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李靖道,“公瑾此言差矣!常言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况且圣上的天下是谁打来的?还不是咱哥们拿命拼出来的?咱抗旨一次也不至于就掉头吧。再说,咱为谁打突厥?我想这道理李哥不会不懂。历史对于男人来说就是成王败寇,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咱们拿下这场战斗,我保证圣上绝不会怪罪!再说,我这次决定也不是自己的原创,想当年韩信不就弄过这事?当时高祖刘邦遭遇彭城大败,韩信决定去打齐国,开辟第二战场以挽救败局。可当韩信到达齐国时,齐国决定投降,这时你打还是不打?打吧,人家已经投降了,再打有点不近情理,刘邦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不打吧,已经大军压境,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万一他们是诈降呢?所以韩公还是打了,事实证明,韩公此举还是很英明的,为刘邦此后跟项羽的决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今日之事,就当是仿效韩信,吾意已决,打!“
于是李靖趁夜出动军队,徐世勣派人尾随而行。李靖军队到达阴山,遇到突厥军队的一千多个帐篷,于是轻松地将其全部俘虏。紧接着,李靖命令大将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前进,迅速到达突厥可汗的牙帐七里的地方,等突厥军发觉时再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苏定方突然袭击,大获全胜,颉利可汗一看大事不好,骑着千里马逃走了。李靖随后又引军赶到,突厥溃不成军。李靖大军此次消灭突厥军一万多人,俘虏十余万,获得牲畜数十万,颉利可汗率领残兵败将一万多人打算逃入戈壁沙漠,可徐世勣带人早埋伏在那里了,突厥人陷入埋伏圈,如同当年项羽陷入的垓下之围,无力回天。突厥大败,颉利可汗也被活捉。徐世勣获得五万余俘虏返回唐朝。唐军此役大获全胜。
太上皇李渊听说突厥老大颉利可汗被擒获,感叹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困在白登山,之后再也没有能够报仇成功,今天我儿世民终于灭了突厥,我真是没有选错接班人啊!自此,我大唐无忧矣!”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原附属东突厥的各国各部落都归顺唐朝,并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自此大唐国势陡升,在以后的征战中,节节顺利,完爆当时的另外两大帝国,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顿时升级为世界霸主,接受万国来朝,显赫数百年!(文/冰岛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