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是源于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在中国它起于十六国时期,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后一直延续到明清,目前中国现存的主要石窟群均为魏唐之间或宋朝前期的作品。提到中国的石窟,大家都会想到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或乐山大佛等这些有名的景点。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陕西也有一座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石窟群,它虽然没乐山大佛雄伟,也不如龙门石窟那样有名,但它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理坐标。
这座石窟就是大佛寺石窟,该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大约十公里的清凉山下,地处丝绸之路北线的主干道上,是陕西省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据史料记载,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基本建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素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年6月,彬县大佛寺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整座大佛寺石窟嵌刻在一片笔直的山崖上,凿岩为室,雕石成像。石窟群共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和僧房窟五部分,总计多个石窟,佛龛处,造像余尊,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长约米的立体崖面上。有去过大佛寺石窟的朋友会发现,这里的石窟和其他有名石窟不一样的是,大佛寺石窟并没有那种朴实厚重的灰白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浅浅的粉色,仿佛少女宁静恬淡的侧颜,顿时给石窟增添了几分活泼灵动的气息。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大佛寺开凿较早、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洞窟。该洞窟横宽34米,进深18米,高24米,洞窟内平面近似半圆形,内雕刻有造像尊,佛龛70个。其中主尊大佛阿弥陀佛倚崖居中,巍然端坐,他高20米,头高5.2米,手高4.5米,肩宽13米,整个造型肃穆端庄,雄伟传神。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这是大佛窟内留给世人关于该造像的唯一信息。
距离大佛窟西边不远是千佛洞,在该崖面上凿刻有大小造像尊,它们大多都杂乱无章地排列在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上。从这些造像龛间的一些铭文题记来看,这些造像大多都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虽然这些佛像都是大小不一,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时代风格,鼓胸、细腰、宽胯、身躯丰满健康,特别是有的立菩萨像,能清晰地显现出女性般的优美身体轮廓,这也是唐代典型的造像艺术风格。
在大佛窟的西侧是罗汉洞,它由4个小石窟一字排列而成,内凿刻有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造像多尊。位于大佛窟西米处的崖面上则是丈八佛窟,具有典型的北周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特色。除了这些佛龛外,在大佛寺还有一处特殊的石窟,该石窟内即无造像,也无题刻文字。它们层层叠叠,十分密集的分布在千佛洞的东边,这个地方就是僧房窟,是过去寺内僧人居住生活的地方,这种庞大而连贯的僧房窟群在全国范围内的佛教石窟建筑中都极为少见。
总的来说,整座大佛寺石窟可以说是唐宋史、佛学史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经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原的辉煌硕果,展现出了唐长安城以及京畿地区中国式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甚至连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局长都赞美大佛寺石窟造像是“堪与巴黎圣母院媲美”的建筑。可惜的是,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却并不多,假如有机会去陕西的话,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