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平乱功臣亦是反唐叛臣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是肃代之际的中兴名将,也是唐王朝著名的蕃将之一。其人戎马一生,为稳定唐朝的北部边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功成名就之时,由于自身及人为的原因,晚节不保,在北部边疆掀起了反唐大旗,对唐朝北疆安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据史书记载,仆固怀恩被列为反臣,其罪有三,其一是安抚安史降将,后演变成河朔割据的局面;其二是勾结回纥,有贰心于唐;其三是称兵叛乱,给唐廷以重创。仆固怀恩作为朔方军的领袖,既有功与李唐王朝,又为何会起而反唐?

(一)仆固怀恩反唐始末

仆固怀恩在功成名就之时起而反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肃代之际宦官专权,恣意诬陷功臣名将。宦官专权是唐朝中后期的一个严重的弊病,对皇帝施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唐朝自唐肃宗起,宦官开始专权,肆意干涉朝政。肃代之际权倾朝野的宦官主要有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他们大权独揽,最嫉恶功臣。

仆固怀恩作为唐朝的中兴三大名将之一也受到了这些权宦的中伤。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护送回纥北返途中,遭受河东节度使辛云京的冷遇,恰逢宦官骆奉仙到了太原,辛云京厚结骆奉仙,“言怀恩与可汗为约,逆状已露”。

骆奉仙回到长安,奏怀恩谋反,加上宦官鱼朝恩也极力的说怀恩要谋反,同时怀恩护送回纥路过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时,泽路节度使李抱玉赠怀恩缣和银器,怀恩以回纥送给他的绢回赠李抱玉,可是,抱玉反以此作为怀恩与回纥勾结的证据,称其谋反。

这样这四人相互勾结,共同捏造、罗织,怀恩反状已成,故怀恩上奏自辩。唐代宗认为他们都有功于朝廷,诏之和解。

一个在战场上“无役不从,勇冠三军,”的功臣受到这样的屈辱,却没有得到代宗的理睬和公正的裁判,使怀恩心中愤愤不平,又怕真正的惹祸上身,逐渐的产生了疑怨。而且代宗是站在辛云京、骆奉仙、鱼朝恩、李抱玉四人这边的,认为仆固怀恩确实与回纥勾结,对唐不利。

第二,仆固怀恩反唐与代宗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是分不开的。代宗忌惮平叛功臣功高震主,想要适当的遏制仆固怀恩的权势,强化皇权。辛云京等四人与仆固怀恩的矛盾给代宗提供了一个机会,削弱这位功臣的权势。正因为这样,代宗才做出让两相示好,没有加罪于任何人的决定,这并非是怀恩想要的结果。

代宗在加强中央集权中,对平叛武将功臣的态度就是遏制其权势,他选中了仆固怀恩作为其集权的对象,这与仆固怀恩当时特殊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仆固怀恩一介武夫无法揣摩到统治者的心理的,不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第三,怀恩功高自傲,难以被约束的性格特点,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旧唐书》记载仆固怀恩“为人雄毅寡言,应对舒缓,而刚决犯上,始居偏裨之中,意有不合,虽主将必诟怒之”,怀恩战功显赫,不喜约束,其军先隶郭子仪,后受李光弼节制。心生不满,李光弼对仆固怀恩多次容忍,但怀恩耻居光弼下。

上元二年(),怀恩从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邙山。怀恩不听光弼指挥擅作主张,导致军败。怀恩性格如此桀骜难制而又受宦官中伤,故以为因忠获危,不能自保,而心中大有不满。代宗令其与辛云京等人和解,并入朝。

怀恩畏惧,遂上奏其迁延不入朝的原因,把自己比作是伍子胥、文种那种功高而死的大臣,言语之间流露出愤怒不满的情绪。

虽然代宗对其上书没有表达出任何的不满,但是私下却说“怀恩父子负朕实深”。可见代宗早已对仆固怀恩心存在芥蒂,可出于怀恩握有重权,暂时没有加罪于他。最终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使这位平叛功臣转而成为危及唐廷社稷安定的反臣。

史书记载,仆固怀恩之反始于太原事件,《资治通鉴》说:唐平定安史之乱后,仆固怀恩功高震主,私下与回纥可汗往来。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中使骆奉仙等人奏报怀恩图谋造反,代宗多次召其入朝,怀恩在副将范志诚劝阻下未遵旨。

此后,仆固怀恩既不受朝廷重用,又被猜忌,遂于广德二年正月()与河东都将李竭诚暗中商议谋取太原。

辛云京发觉此事,杀掉竭诚,加强城防。怀恩派其子仆固玚率兵攻打太原,辛云京出城应战,仆固玚大败而归,引兵围攻榆次。

仆固玚围攻榆次,十多天仍不能攻克;遣使急发祁县兵,对部属又苛薄虐待。将士焦晕、白玉率众反抗,杀仆固玚。怀恩闻讯,率领部下三百骑,渡河北走灵武。

代宗念其功劳,厚待其老母,又下旨封怀恩为太师、兼中书令、大宁王。但是开弓已无回头箭,只能拼死一搏了,遂怀恩连兵回纥、吐蕃等助其反唐。

广德二年()八月,仆固怀恩招引回纥、吐蕃军十万人入寇唐朝边境,代宗命郭子仪前去抵御。九月,郭子仪闻吐蕃军进逼邠州(今陕西彬县),派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率军万余人前去救援。

怀恩前军进至宜禄(今陕西长武),被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击败。十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军进逼奉天(今陕西乾县),郭子仪严阵以待,回纥、吐蕃军见无机可乘,遂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九月(),仆固怀恩又“纠令诸蕃,众号二十万,南犯京师”。怀恩命吐蕃军从北道进攻奉天,党项军从东道进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吐谷浑、奴刺从西道进攻盩厔(今陕西周至),回纥军跟随吐蕃军,怀恩的部众又紧随其后。

怀恩在进军途中突然得急病,退兵至鸣沙(今宁夏吴忠县与中宁县交界处、皋兰州)时死去。史书记载“怀恩拒命三年,再引胡寇,为国大患”,其危害之深“不啻于禄山、思明之难”。

(二)仆固怀恩反唐对北疆产生的影响

1、仆固怀恩反唐使唐回关系一度中断

纵观唐朝与回纥的关系是以友好交往为主。天宝三年(),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标志着回纥汗国的建立。回纥用与唐朝通过和亲、互市、贸易等形式进行交往,接受唐朝的册封。其间二者之间虽也经历过摩擦、冲突,但是互助、和睦的关系是主流。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牧马之地丧失殆尽,对回纥马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回纥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乘机抬高马价,扩大交易量。

唐廷既需要回纥接济马匹,又要在西北防务及内部平叛上依赖回纥的配合支援。虽然唐朝此时财政非常窘迫,但朝廷也竭力维持与回纥的绢马贸易。回纥在经济上得到了满足,那么在军事上就大力支持唐朝。回纥助唐平叛,收复洛阳后,大肆劫掠民众三天,回纥劫掠民众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双方的关系。

唐与回纥存在矛盾和摩擦不断,但在经济军事上相互依赖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因此回纥与唐朝的盟友及属国关系继续得以维持。

可见,仆固怀恩反唐之前虽然唐回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有时伴有冲突与摩擦,但是二者相互交往,经济与军事上相互依赖的关系得以维持。

仆固怀恩反唐后,回纥在怀恩的利诱下,广德二年()及永泰元年()登里可汗两次兴兵入寇中原,大肆劫掠财物,给边疆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使唐朝西北局势紧张。由于回纥受怀恩影响率兵南下,使唐回关系一度中断。

怀恩引回纥入侵中原,造成唐回关系受到破坏,代宗不得不尽快修复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稳定北疆形势,这时北疆的各少数民族都在回纥的控制下,如果回纥与唐关系破裂,那么以唐朝的实力将无法掌控北疆局势。

因此,怀恩反唐后,唐代宗“诏税百官钱,市绢十万匹以赏回纥”,并且任用素来熟悉回纥情况的大将郭子仪平息怀恩之反,退回纥之兵。

后来由于仆固怀恩反唐中途暴病死亡,回纥在郭子仪的苦心劝说下,最终退兵,双方达成了谅解,互相称谓对方的统治者“万岁”盟誓。此后唐回之间仍然通过册封、和亲、绢马贸易、赏赐等形式来进行交往,直到回纥灭亡,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

仆固怀恩之反使西北边防局面变得紧张

安史之乱前,唐朝的西北边疆地区就是军务繁琐之地。天宝年间,玄宗任命哥舒翰为河西、陇右节度使,予以重兵把守。

战争期间,各地边防的军队都出兵东讨,吐蕃趁虚而入,唐朝失去了河西、陇右之地,防线退至邠、泾一线。河北战事初平,西北的边境形势相当的紧张。

战火刚刚停息,平叛功臣仆固怀恩又掀起了反唐浪潮,北上灵武聚集兵力,诱引吐蕃、回纥等西北游牧民族进攻唐廷。怀恩联合吐蕃与回纥侵唐迎合了西北游牧民族不断想要南下中原掠夺财物共同的目的。两蕃联合入寇,造成了唐朝西北边境局势的紧张。

回纥与吐蕃本身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就有潜在的矛盾冲突,加之二者在争夺地盘的过程中唐朝一直是与回纥站在一起的,这次回纥与吐蕃共同侵唐,回纥阵前倒戈,投奔唐朝,造成其损失惨重,直接造成了回纥与吐蕃关系急剧恶化,使二者在西域相互攻战了数十年。

二者关系的恶化,尽管在客观上遏制了此后十年间回纥与吐蕃联合侵唐的可能性,但是回纥与吐蕃在西北地区的争夺战,使唐朝西北边防形势紧张,关系复杂,唐朝需要用极大地精力来处理它与回纥、吐蕃三者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对北疆的稳定产生威胁。

然而,唐廷在处理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时,不免顾此失彼,进而影响到整个北疆的安宁与稳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