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望
〔唐〕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唱诗请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人将其与李白合称为“李杜”。
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写的很多诗词都饱含忧国忧民的心情。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目睹了太多战乱、别离、凄惨的场景,这些残酷的现实深深刺痛着他的内心和灵魂,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战乱不断的残酷年代客观真实地反映在自己的诗歌中。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次年,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宁夏)即位,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得知唐肃宗即位的消息后,将家小安置于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不料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第二年,春回大地,花草茂盛,但杜甫仍身处沦陷区,他百感交集,随即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却比昔日更加茂盛。首联一个“破”字加一个“深”字,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城内破败、荒草丛生的惨状。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破损长安城满目凄凉的剪影,映射出烽火连绵的大唐边疆,也描绘了一位痛心疾首的诗人对大唐未来的深切担忧。诗人写今日所见,实则通过反衬手法,突出长安城早已苍凉至极、今不如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面对繁花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而徒增离恨。此联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赋予繁花和鸟鸣不同意义,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其忧国忧民、思念家人的深沉情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由眼前的长安城内破败之景想到前方的战事。这场战火已经持续很久了,却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乱世中最苦的永远是百姓,叛军来势汹汹,安禄山残酷暴虐,不知有多少平民惨死于战事,此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再加上诗人与家人也分离很久,战火连绵,家书难至,诗人的心头填满了对国事家事的忧虑,却终究无能为力,只能在这沦落的城池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满头青丝已经褪成白发,并且逐渐稀疏,如今更是连发簪也插不上了。
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尽在这篇言辞恳切的诗词中,凄惨的景象,深沉的情感,完全贴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人由“春天望见的景物”起笔,继而将其升华,终落笔成泣。
北征(节选)
▲〔唐〕杜 甫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中兴:国家衰败后重新复兴。经纬:织布时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这里用作动词,比喻有条不紊地处埋国家大事。
固密勿:本来就勤勉努力。固:像往常一样。密勿:勤勉努力。指安史叛军。
东胡:安禄山是突厥族和东北少数民族的混血儿,其部下又有大量奚族和契丹族人,故称东胡。
忧虞:忧虑。靡靡:行步迟缓。明灭:忽明忽暗。
邠郊:邠州(今陕西省彬县)。郊:郊原,即平原。
荡潏:水流动的样子。
濡:滋润。坡陀:山岗起伏不平。
鄜畤fūzhì:即鄜州。春秋时,秦文公在鄜地设祭坛祀神。畤即祭坛。
鸱chī鸟:鹞鹰。为异物:指死亡。
皇上确是中兴国家的君主,筹划国家大事,本来就该要谨慎努力。安史叛乱至今尚未平息,这使君臣深切愤恨。
我只有挥泪告别,但仍恋念凤翔行宫,走在路上仍然神志恍惚,放心不下。如今天下尽是创伤,我的忧虑何时才能结束啊?
我拖拖沓沓地穿过田间小路,不见人烟,到处一片萧条。路上遇见的人,有很多都是带着创伤,痛苦呻吟,有的伤口还在流血呢!
我回头看看凤翔县,傍晚时,旗帜还忽隐忽现。向前登上一道道寒山,屡屡发现战士喂马饮水的泉源水洼。
到了邠州郊外,由于地势低凹,如同走入地底,泾水在邠郊中水流汹涌。猛虎蹲立在我的眼前,吼啸声震山谷,苍崖好像会崩裂一般。
今秋开满了菊花,石道上留下了古代的车辙。青云激发起高雅的兴致,隐居山林的生活也很欢悦。
山里的水果都很散乱细小,到处混杂生长着橡树和山栗。有的红得像朱砂,有的黑得像点点的生漆。
它们有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甜的或苦的,全都结了果实。遥想那世外桃源,更加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真是太差了。
在坡陀上遥望廊州,山岩山谷交相出没。我已来到了水边,我的仆人还落后在坡上(回头看,因为坡陡,以致他好像在树梢上一样)。
鸱鸟在枯桑上鸣叫,野鼠乱拱洞穴。夜深时,我走过战场,寒冷的月光映照着白骨。
回想起潼关的百万大军,那时候为何溃败得如此仓促?安史叛军直逼关中,百姓死亡近半,损失惨重。
《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八月,诗人从凤翔到鄜州探家途中所作,叙述一路见闻及到家后的感受。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这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思想,选段是诗人北归途中(未到家之前)路上的见闻及心理感受,其中“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一句正是其真实的心理写照。
当诗人踏上归途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他深知一个忠诚的谏官是不该在这时离职归家的(其实是被唐肃宗谴归的),因而忧虞不安,满腹惆怅。因为心忧国家和黎民百姓,所以沿途所见的均能撩起他的忧伤,无论是远离战场的世外桃源还是曾经战场的白骨等,都深深刺痛着他的眼,他的心。
选段刻画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塑造了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无论是“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的价值追求,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抑或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志,都展现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脉薪火相传。
如今,国家日益强大,我们更应该时谨记历史,不忘战时耻辱,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为家庭为国家奋斗不止,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