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大墓,出土了不少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更令考古专家欣喜若狂的是,海昏侯刘贺下葬时还掩埋了不少汉朝时期珍贵典籍资料,其中就有早已失传的《论语·智道篇》。可大家清楚吗?年也就是30年之前,甘肃河西走廊出土了大约2.3万枚汉朝时期竹片,若干年之后,这些竹片成为国家博物馆最珍贵的瑰宝之一。这些竹片的出土,也为文史专家提供了我国与西域各国交流的详实资料。
年甘肃河西走廊,也就是古丝绸之路中段发掘出一处汉代遗址,这处遗址被专家称之为悬泉置遗址。据悉,这处遗址中并没有发现太多有价值的陪葬品,然而有23,余枚汉朝竹简,以及6余件各类陶器残片,吸引了专家的注意。此次出土的汉朝竹简,也是继敦煌发现的竹简之后,又一重大历史遗留资料。那么这些不起眼的竹片,为何成为文史专家眼中的瑰宝?
大家应该都学过,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从河西走廊打通了丝绸之路,汉朝威名远播西域各国。此次出土的悬泉置遗址,就是丝绸之路联通西域必经之地。悬泉置遗址位于今天的瓜州、敦煌两县交界处,由于年久失修,且经历2多年风沙的侵蚀,考古专家只从遗址当中发现残存土坯院落。其他文物或被自然灾害破坏,或保管不当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从典籍来看,当时汉朝从长安前往西域各国,其路线应该是经由如今的陕西兴平县,过乾县、永寿、彬县,进入泾水流域。
接着横穿甘肃景泰、武威、张掖前往西域。那么长安到敦煌的丝绸之路东段线路,每个节点都有类似悬泉置这样的驿站。这些驿站功能非常简单,保证使团能沿途得到粮食水源补给,还能交换有用信息。这23,枚竹简便详细记载下,丝绸之路当中所有停靠站点的详细信息。帮助后人对两汉时期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初步的窥探。根据悬泉汉简中记载的一些细节,张骞来到西域第1个国家就是大宛,而后来到康居、大月氏、乌戈山。
悬泉汉简中还详细记载了,佛教是先由敦煌再传到中原的过程。此前专家认为,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地区。根据悬泉汉简的记载,大约公元一世纪后期,佛教先来到西域敦煌,接着再传到中原地区,毕竟敦煌不少壁画都有明显的佛教文化色彩。同时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与苏武齐名的汉朝外交家常惠的行踪。原来常惠平定乌孙内乱之后,他便驻扎于赤谷城,一边屯田,一边监视乌孙,又帮助汉朝防备匈奴的进攻。
总之,悬泉汉简中记载了不少非常有用的历史资料。同时这些汉简证明,汉朝时期,东西方已经有频繁的文化交流,我们的儒家文化也曾经传到过西方,佛教也是经由敦煌才来到中原地区。这批竹简还记载了不少丝绸之路上沿途重要站点信息,还有些外交使馆带到中央的只言片语。
所以这批23,枚的竹片,比那些金器、玉器,可不知要珍贵不少。金银器这些身外之物虽珠光宝气,能卖上个好价钱。而这些几千年前的文字资料,一旦丢失将是全人类的损失。通过悬泉汉简记载细节,也可以填补史书空白。年,国家博物院便将悬泉置遗址,还有悬泉汉简列为特级文物。足以说明,这些竹片的价值难用金钱来估量。
参考文献:河西走廊考古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