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旧名庆寿寺,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泾河南岸,唐贞观三年(公元年)建。
大佛寺现遗址以大佛石窟为主,石窟呈半圆形,径约21米,高30米,内有石雕佛像三尊,大佛依岩跌坐居中,高24米,上体穿窟室中心而上。两旁为胁侍菩萨,身高5米左右。造型优美,雕刻精细,线条流利。窟壁凿小佛龛个,其中小佛石像各有造型。
大佛寺石窟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主干线上,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东汉时期,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南北朝时逐渐达到高峰,隋唐时达到鼎盛。大佛寺石窟反映的就是这一鼎盛时期的造像状况。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对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西的清凉山脚下,坐落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石窟--彬县大佛寺石窟。石窟南依清凉山峭壁,面前是泾河,峭壁上从北魏时期开始陆续开凿的余所洞窟,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尊高20米的大佛,大佛寺石窟也因这尊陕西最高的大佛而得名。
大佛脚下丝路古道穿行而过
大佛在玄奘西行的第二年,即公元年建成后,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丝路商旅见到大佛,就知道长安近了。
如今人们在这尊大佛的外面重建了一座4层的寺庙将大佛保护起来,不入寺庙,是见不到大佛真容的。
爬上30余级台阶,站在寺庙第二层的观景台上,就能与大佛“面对面”了。5.2米高的佛头顶部还有近4米高,遍布火焰纹、飞天、坐佛像的穹窿形窟顶。向下看,是大佛10余米高结跏(jiā)趺(fū)坐的身躯,右手扶膝,左手施大无畏印,其一根手指都有2米左右长。
大佛的左右两侧,分别侍立着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高17.6米。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方,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由此判断大佛基本建成于公元年。
是谁雕凿了这么大的佛像?没有更多的史料解释。大佛寺起初叫应福寺,北宋仁宗为养母庆寿时将其改名为庆寿寺。因窟内大佛太高大了,明朝以来,大家就统称该寺为大佛寺。
庙门之上有“觉路”二字,意为觉者之路,相传为李白所题。而大佛脚下仍能看到的依山蜿蜒的古道,则是货真价实的丝绸之路古道。
原来泾河流量大、水位高,这条古道在山脚下顺着河道延伸,是丝绸之路陕西段北道的主干线,最早的国道也是在其基础上兴建的。后来,由于泾河水位下降和文物保护的需要,国道移至古道米以南。
石窟悠悠见证佛教东传与演变
因为历史上历次毁佛运动的破坏和岁月的侵蚀,彬县大佛寺石窟内的佛像保存完整的不多,即便是主佛头像,也是后人依据年外国人留下的照片重塑的。
但在石窟千佛洞内,保存着一尊较为完整的弥勒佛像。这尊弥勒佛像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与现在大多数寺庙里那个袒胸露腹、手持念珠、喜眉乐目的大肚和尚形象迥异。这尊佛像手扶膝、脚踩莲,形象庄重肃穆,更重要的是它不胖!这应是佛教传入中国早期弥勒佛的“原始形象”。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说,这座石窟最早的雕塑仍保留了许多来自古印度以及西域的纹饰、造型,这也是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明证。
正因为彬县大佛寺石窟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人们在石窟西侧的一块石壁上,刻上了“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翻译的佛教经典经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窟一世界一佛一道景
除了主佛,前佛洞里的其他特色佛龛还有不少。如果有一天您也来到这里,不妨去领略一下大佛寺里的这些特色之美:
千佛洞的“东方维纳斯”。千佛洞是一所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有造像尊,这些佛像共有的时代风格就是都具有鼓胸、细腰、宽胯、头身比例适度、身躯丰满健康的体形特征。特别是有一尊菩萨像,清晰显现出女性般优美的身体轮廓,再加上向一旁扭动的胯部,如舞蹈动作般的风姿,完美地刻画出了菩萨的妩媚与婀娜,多次被国外游客冠以“东方维纳斯”美称。
罗汉洞古朴精致。罗汉洞的开凿,大约是在唐高宗执政时期,这里的造像除了年代较早的武则天时代的作品之外,还保存了一大批唐玄宗开元纪年以后的雕刻,其中以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年)雕造的骑狮文殊菩萨与昆仑奴像为代表。引人注目的是文殊菩萨塑像,文殊菩萨坐于雄狮背上的莲花座上,气势威武,狮子造型极富魅力,狮颈系铃,狮尾摆动,给人长嘶奔腾的动感。
丈八佛的美丽传说。丈八佛窟区位于大佛窟西米处。主窟为丈八佛窟,窟内有依山雕刻的一佛二菩萨站立像,主佛高8.2米,面部丰圆,身披通肩式袈裟。两边的胁侍菩萨身高6米,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身呈婀娜多姿,既显丰腴,又具窈窕之态。彬县流传有“丈八佛见大佛”的故事。相传大佛的名声远扬,传到了甘肃泾川县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气,要与彬县大佛比试比试。丈八佛一见大佛,果然名不虚传,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风,决心做大佛的侍从。所以留在石窟西边的“应福寺”坐禅,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着,直到如今。
(来源:互联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