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走遍丝绸之路中国段的22

北京著名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在年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审议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以下简称“丝绸之路”)获得了成功,从此,“丝绸之路”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项目。三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遗产项目涵盖了丝绸之路网中的公里的路段,东起汉唐时期中国的中心城市长安/洛阳,西到哈萨克斯坦的奇姆肯特,涉及到三个国家途中的共33个遗产点,包括各帝国和汗国的首都、宫殿建筑群、贸易定居点、佛教寺庙、古道、驿站、长城、烽火台、防御工事、坟墓和宗教建筑等。其中,中国共有22个申遗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4个省。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丝绸之路的”遗产项目的评价如下: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定居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同时,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于年和年,分三次旅行到访了位于我国的22处“丝绸之路”遗产点,拍摄了很多的图片资料,以下用文字和尽量精简的图片介绍一下这22处遗产点。

位于河南段的遗产点共4处:

东汉以洛阳为都城,使其成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在洛阳的东大寺,有“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碑文。

“丝绸之路东起点”石碑位于洛阳东大寺

★汉魏洛阳故城内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内城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东周、东汉、盲、西晋北等王朝的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终废于唐初(公元年)。城址位于今洛阳市东十五公里处,离著名的白马寺很近。内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之都城,北魏王都之内城,地处古代中国交通要地,被称为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历史上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

年,汉魏洛阳故城内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魏洛阳故城内城西阳门遗址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

恢复新建的定鼎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城的南入口及街区遗址。隋初名为“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

定鼎门遗址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洛阳城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展现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并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关联。

定鼎门为一门两阙格局,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型对称平行分布,门楼与阙台之间有飞廊连接,其门道的宽度和进深为隋唐两京郭门之最,这种“一字阙”的城门在隋唐两京考古中也是孤例。

年,隋唐洛阳城定鼎门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鼎门遗址

★新安函谷关

新安函谷关关楼

新安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是西汉时期的古遗址。

汉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重要关隘,也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义的丝绸之路的第一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丝绸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安函谷关遗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汉唐时期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组成部分,遗存主要包括石灰岩质古道路面、路旁蓄水设施。崤函古道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保障系统的珍贵物证。

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的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是整个丝绸之路33个申遗项目中唯一的一条道路遗址。

古道

位于陕西段的遗产点共7处: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西南部的西安门里。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前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未央宫是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一个朝代的理政之地和禁苑,存世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现遗址区还有部分城墙、阙楼和宫殿基础遗址得以保存。

未央宫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建元二年(前年),张骞在未央宫领取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凿空之旅。

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央宫南宫门遗址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公园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太华南路,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总面积3.4平方千米,平面略呈南北长方形,北半部平面呈梯形,南半部为横长方形,宫墙周长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门。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年3月4日,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遗址年经过大规模的整修保护,比起未央宫来,此处地面遗存较少。

大明宫修复的太液池遗址

★大雁塔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建造的一座砖塔。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呈方形锥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塔高64米,共七层,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

年,大雁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

★小雁塔

小雁塔

大荐福寺小雁塔位于西安西安南门外大荐福寺遗址内,故又名荐福寺塔。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年,是唐代长安城中荐福寺的佛塔,小雁塔之名是大约明代以后出现的对荐福寺塔的俗称。

小雁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十五级(层),是唐代密檐式砖塔中的代表建筑。小雁塔及其相关的荐福寺文物是唐代长安城的历史变迁、丝绸之路佛教建筑艺术流传的见证。

年,小雁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

★兴教寺塔

兴教寺塔

兴教寺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畔兴教寺内,是佛教传播史上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和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

兴教寺为佛教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祖庭之一,兴教寺塔即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

年,兴教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塔

★张骞墓

张骞墓

张骞墓位于陕西城固博望镇,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汉武帝元鼎三年(前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于故里陕西城固县博望镇。

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民国二十七年(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对张骞墓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博望□造铭”封泥一枚,加之墓前碑石、汉代石雕等文物,确认为汉博望侯张骞之墓。

6年5月,张骞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骞墓

★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

彬县大佛寺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年)所建,原名庆寿寺,寺前有明镜台,台上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楼阁。

石窟南依巍峨的清凉山,坐落在蜿蜒米长的陡峭崖面上。全寺共有大小石窟所,造像尊。其中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是其中的精华所在,均开凿于初唐时期,历经盛中晚唐完成的。石窟内的雕塑、泥塑、彩绘则真实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经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原的辉煌硕果。这些洞窟展现了唐长安城及京畿地区的中国式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石窟连接了关中和陇右地区,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东段主体框架,由此向西,则有河西走廊、新疆、帕米尔以西等三段相连,架起丝绸之路东西横亘的壮丽画面。

年大佛寺石窟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彬县大佛寺的大佛

位于甘肃段的遗产点共5处: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

悬泉置是汉唐年间安西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这里东去安西56公里,西去敦煌64公里,遗址总面积2.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地面暴露有灰层、大量绳纹灰陶片、草渣和汉简。

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土坯砌筑,坞内有两组房屋建筑。坞墙设于东墙正中,宽3米。坞东北及西南角有角墩。

悬泉置出土简牍2.1万余枚。形制有简、牍、觚、封检、削衣等。纪年简最早是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最晚为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年)。其中以宣帝、元帝、成帝简最多。

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年首次发现了该遗址。年至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多平方米。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年度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年,悬泉置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央台拍摄的纪录片《河西走廊》里,用第四集整篇介绍了“悬泉置”。

悬泉置遗址

★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小方盘遗址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提起玉门关,马上会让我们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感,引发人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玉门关也省称“玉关”。玉门关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汉帝国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好、类型最完整、规模足够大的关隘遗存,其见证了汉代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烽燧制度与长城防御制度,及其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玉门关遗址各功能类型的遗存包含了保障城、粮仓、关隘、长城、烽燧、积薪等丰富的设施类型,承载了居住、屯田、资源供给、候望御敌、烽烟传信等历史功能,集中体现了汉长城防御体系下传烽系统、屯兵系统、驿传交通系统与军需屯田系统的功能综合,为汉代交通与防御制度对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支撑提供特殊的见证。

玉门关遗址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线性分布,重要的三处遗址点遗包括:小方盘、汉长城遗址和大方盘遗址。

汉长城遗址

大方盘又称河仓城,距小方盘约10公里,是古代中国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最古老的、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

年,玉门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方盘遗址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年―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年)后又有所发展,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余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在古丝绸之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如开凿于后秦的无量寿西方三圣摩崖大像,不仅见证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播过程,也见证了西域制作大型佛像的传统沿丝绸之路向东传入中原的开始。

麦积山石窟的大佛

★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亦称“瓜州古城”、“苦峪城”,是集古城址、古墓葬、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遗址区保存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范本。

年,锁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锁阳城按结构可分为内外两城,外城面积80万平方米,内城面积28万平方米;城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遗迹。内城的标志性建筑是锁阳城的“塔尔寺”,其独特的造型让人过目不忘。

年,赵朴初先生在锁阳城参观考察后,为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深厚文化内涵所感动,欣然提笔写下了“安西一路树荫荫,留得瓜州作别名;济润焦枯生万物,西来始识雪山尊”的佳句。

锁阳城塔尔寺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是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炳灵寺所在的位置,正处于古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道上。其初建于16国时期的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其最早叫做“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的译音称作“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

炳灵寺分为上寺、下寺、洞沟三部分。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个,石雕像身,泥塑82身,壁画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龛。

炳灵寺石窟最重要的洞窟为窟,此为一天然大洞穴,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造像有第6号龛的一佛二菩萨,龛侧墨书题记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公元年,为中国石窟纪年最早的题记,非常珍贵!

炳灵寺石窟的大佛和通往石窟的栈道

位于新疆段的遗产点共6处:

★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城门外的我文保碑和后面的外城墙

高昌故城位于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北缘的木头沟河绿洲上,距吐鲁番市区以西30多公里。

高昌故城先后作为汉晋时期(公元前1-公元4世纪)戊校尉治所(称高昌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4-7世纪)的高昌郡和高昌国国都、唐代(7-8世纪)的西州和高昌县、宋元时期(9-13世纪)的高昌回鹘王国的国都,直至14世纪废弃,共沿用1余年。

年,高昌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目前已发现的最早遗存为公元3-4世纪,现存主要为回鹘时期(9-13世纪)的遗存。城址由周长米的城墙围合占地约公顷,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呈现为外城、内城和“可汗堡”三重格局。主要遗存包括城墙、城门、城濠以及城内大量宗教建筑遗址和房屋遗址,出土宗教文物、多种语言文书、生活用品、建筑构件等文物。

高昌故城的可汉堡

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吐鲁番盆地的第一大中心城镇,可见证汉唐等中原王朝通过设置郡、州、县等建置,对丝路开创与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见证古代西域地区高昌国、高昌回鹘王国等文明的存在与特征,展现了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与传播。

高昌故城西外城墙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遗址区大门

交河城址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吐鲁番市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高台上,长约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米,呈柳叶形半岛。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交河故城的官署区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年,交河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河故城的塔林

★克孜尔尕哈峰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大门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西北,盐水沟河谷的东岸一戈壁台地上,距库车市12公里,烽燧东北距克孜尔尕哈石窟约1公里,“克孜尔杂哈”意为“红色哨卡”。

克孜尔杂哈烽燧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唐朝为了有效地抵御突厥的侵扰,在汉代修建的烽燧的基础上,又营建了部分烽燧、驿站。清末时开始废弃。

克孜尔尕哈烽燧属于单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底向上逐渐收缩呈梯形,夯土结构,层厚10-20厘米不等,现存残宽6米,高约13.5米。在顶部有部分木头裸露于外面,其结构属于红柳、芦苇相间的夯土建筑。

克孜尔尕哈烽燧是汉唐时期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它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是丝路古道上的一颗催烂的明珠,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它对研究古代历史、丝路交通、军事通讯、文化建筑等学科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1年,克孜尔尕哈烽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尔尕哈烽燧和守卫区的壕沟遗址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小广场上高僧“鸠摩罗什”的黑色坐像和后面的石窟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

年,克孜尔千佛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克孜尔石窟现有石窟个,壁画1万多平方米。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出于保护,现开放供游人参观的洞窟只有7个,保存较好的石窟壁画和雕塑都不对外开放,仅供研究。从我们看到的石窟和讲解的介绍,得知石窟的雕塑和壁画在历史上多次被外国人盗窃,给石窟的整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参观石窟时不能带相机,但是可以用手机拍照、录像。

38#窟的壁画

38#窟的壁画

27#窟的壁画

进入石窟前的小广场上有一尊我国著名高僧“鸠摩罗什”的黑色坐像,他就生于西域龟兹国(今库车县),是库车人的骄傲,也是克孜尔千佛洞的标志。

★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西寺的中心佛塔

苏巴什佛寺遗址,又称昭怙厘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东北却勒塔格山南麓,东、西两寺分布于的铜厂河东西两岸,隔河相望,现东寺已毁,仅存庙塔,只有西寺对外开放。

苏巴什古寺为魏晋时代的佛寺遗址,残迹宏大。西寺遗址大部分遗址保存较好,遗址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左右。主要由北、中、南三塔、佛殿和南部寺院组成。整个遗址以佛塔为中心,四周建有庙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

年5月在一处塔寺范围内发现过墓葬一座,并在寺院遗址发现人物壁画,壁画上还有龟兹文题记。所有这些新发现,表明这一组建筑,早在东汉即已存在,唐代最繁荣,是龟兹王国内著名佛寺之一。作为新疆现存的最大的佛教文化遗址,苏巴什佛寺在历史上曾经沿用近千年。

此寺至隋唐达到繁盛,僧侣曾多达万人,香火甚盛,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开坛讲经;唐玄奘西去天竺取经路经此地,亦驻留两个多月。7世纪中叶(公元年),唐朝“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内地高僧云集,该寺佛事兴隆,晨钟暮鼓,幡火不绝,直至9世纪被战火摧毁。14世纪,伊斯兰教进入塔里木盆地后,此寺彻底废弃。

年,苏巴什佛寺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巴什佛寺遗址的两张全景图

★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的大门紧闭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城正北12公里,北庭故城遗址为唐代北庭大都护府治所遗址,古时为西域城池,是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中转站,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此地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金满城。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戊巳校尉耿恭屯田车师后部金满城,屯田士卒数百人。

两汉时,金满城(吉木萨尔)一带成为车师后国。

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年)仍设西城长史和戊巳校尉(治所高昌)管理西域,并封车师后部王壹多杂为守魏侍中,号大部尉。使用魏的印信,和中原保持亲密的关系。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年)讨平高昌后,经其地设庭州,发展成为天山北麓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有重兵驻守。武后长安二年(公元年)在此设北庭都护府,下辖金满、轮台、蒲类(后改后庭)、西海4县,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疆而治。景龙二年(年)升为北庭大都护府,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达咸海广大地区的军政事务。

北庭都护府遗址--此图片来自网络(汽车之家,

冰山来客A)

年,北庭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木萨尔县城街上的恢复的北庭都护府的模型

北庭故城遗址是我国“丝绸之路”的22个遗产点中我唯一没能进入的,非常遗憾!今年10月,我专程驾车来这里,大门紧闭,我等了近一个上午,打了很多的电话,也没有一个人明确告诉我这里为什么关门。我只能在大门外拍了几张照片留念,然后遗憾的离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