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下西洋第一人唐代杨良瑶

北京好看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传统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根据最新披露的考古发现,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当是唐代中叶的杨良瑶。

杨良瑶(一),字良瑶,隶籍今陕西省泾阳县。他的先祖是周宣王之子尚父,因受封诸阳,实称杨候。“晋灭其国,因以为氏。厥后,代济勋德,遂为名家。”自先秦以降,名人辈出,家业兴旺,“于是根蒂旁薄,枝叶蕃昌,有望表弘农,有族居天水。则公之先代,本弘农人也。”唐人好讲郡望,攀高门,而这里所述其先祖之事,正是一种附会,实不足信。曾祖为唐初功臣,官至云麾将军、右威卫中郎将。“以功多赏厚,赐业云阳。”唐代云阳县,属京兆府,治所位于今泾阳县北部。祖父怀贞,为许州别驾;父亲彦昱等,皆是处士。可见杨家世代荣耀,但他这一支却不甚有名。

杨良瑶“少以节义为志行,长以忠勇为己任”,是个很有抱负、作为的人。他曾娶妻刘氏(封赠彭城郡君),生有长子升,次子操。唐肃宗至德年中(一),杨良瑶21岁至23岁,入为内养,成为服侍皇帝的宦官,后收宦者希旻(担任过承议郎、内侍省内谒者监、赐紫金鱼袋、华清宫使)为嗣子。他后来多次受命出使全国各地,久历沙场,功劳突出。代宗永泰年间(),慈(治今山西吉县)、隰(治今山西隰县)等州发生暴乱,狼山部落首领塌实力率众劫掠、威胁州县。这时,“西河初平·四野犹耸”。唐朝政府无力兴师东征。遂派遺中使刘崇进衔命招抚,由杨良瑶充任判官。但是刘崇进畏懦不前,良瑶于是毅然孤身前往,宣布皇帝口谕,迫使狼山部众“交臂屈膝,弃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颡受诏。”此举受到代宗赏识,除赐禄亵奖外,还授其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监作。后来他“奉使必适于所难,临事未尝有不当”,故深蒙信重。

代宗大历六年()杨良瑶官升朝议郎、宫闱局丞。他守职不渝,风雨一心,先后奉诏宣慰安南(今越南),震慑广府(今广州)叛车首领哥舒晃,大义凛然,不辱使命,归朝后备受赞誉。十二年(),迁官宮闱令,负责内廷事务。顿时,中禁肃清,秩序井然。

建中末年(),唐德宗因京城颠危,被迫西出奉天(今陕西乾县),杨良瑶随驾有功,被德宗看重。兴元初年(),国内各地割据势力武装叛乱,唐王朝无力弹压,德宗遂派良瑶出使回纥,请求援兵。杨良瑶及时请到回纥援兵,唐王朝才得以遏止叛乱,“再造寰区。”当年二月,良瑶因乞师有功,迁内侍省内给事。六月,加朝散大夫。

杨良瑶一生多次南北跋涉,东西奉遣,但最为重要的一次出使,还是他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前往远在中东的黑衣大食。据年4月陕西省泾阳县文物工作者考古调查,在该县扫宋乡大、小杨户村附近发现了一通《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碑首身相连,首高85.5厘米,身高.5厘米;上宽93.5厘,下宽.5厘米;正面镌刻的行书碑文,记叙了唐右三军僻仗、太中大夫行内侍省内给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杨良瑶的家族渊源和生平事迹,首次揭示了这位不见于正史的航海外交使节鲜为人知的出使生涯。碑文记载:

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怡安。四海无波,九泽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乎远。届乎南海,舍陆登舟。遐迩无惮险之容,禀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公于是剪发祭波,指日誓众。遂得阳侯敛浪,屏翳调风。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灏森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驱。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德返如期,成命不坠。斯又我公仗忠信之明效也。

贞元四年()六月,杨良瑶转为中大夫,七月封为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短时间内接连封爵转官,当是对他成功出使的肯定。

原来,唐德宗登基时(),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代表的割据势力,表面上算是平息,但实际上各地藩镇反叛势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德宗任用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因杨炎迫害著名理财家刘晏遭致朝野报怨。建中二年(),淄青镇(治青州,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正己、成德镇(冶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田悦联合反唐,假借清君侧的名义,要求在本镇确立传子制。德宗连忙调兵遣将,大发各路兵马讨伐叛军,但因他一无用兵计划,二不设统兵元帅,指挥错误一个接着一个,遂使战事扩大,且屡战不获。后来被迫奔走奉天,赖有浑瑊、李晟等中唐名将尽力反抗叛军,唐王朝才摆脱了覆亡的危险。兴元元年(),唐德宗返回京城长安;贞元元年(),三藩平叛算是大体上结束。而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自玄宗天宝十四载()开始,乘机夺得河西诸镇,虎视耽耽地垂涎唐都长安。德宗时期,吐蕃又攻陷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地。建中四年(),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在清水(今属甘肃)会盟。不久,吐蕃又罕然进攻泾(今甘肃平凉)、陇(今陕西陇县)、邠(今陕西彬县)、宁(今甘肃宁县)、陷落盐(今陕西定边)、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银(今陕西榆林东南)、麟(今陕西神木北)等州。嗣后,唐蕃战和不定,关系时紧时松。为了对抗吐蕃给大唐边境造成的军事压力,德宗启用一代名相李泌制定了“北和回绝,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外交政策,并在国内政局基本稳定下来后立即施行。与此同时,大食国与唐王朝也一直保持着通使外交关系。自从天宝十载()怛逻斯战役,基本确定了两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后,海上贸易便日趋活跃。从唐高宗水徽二年()八月大食国始遣使朝贡起,到德宗贞元十四年()九月最后一次使节离唐回国,前后年间进人唐都长安的大食使节便有39次之多。玄宗天宝十一载()十二月黑衣大食谢多诃蜜首次派人来唐,朝廷授其使节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勋位,到德宗贞元十四年(),“以黑衣大食使含嵯、乌鸡(一作焉鸡)、莎比(一作莎北)三人并为中郎将放还蕃”,亦有16次之多。但在现存文献记载中,却没有唐朝派使出蕃的内容。则碑文有关唐朝派杨良瑶一行专程前赴黑衣大食出使的记载足可珍视。其时,年满50岁的杨良瑶携带国信诏书,经由海路出使黑衣大食,其政治目的显然是为了开辟与阿拉伯、印度列国之间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吐蕃政权。其出使结果,正如《新唐书·大食传》所记载的:“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可见这次外交活动是有成效的。

据与杨良瑶同时的地理学家贾耽(一)的有关记载,经由海路前往黑衣大食国都缚达城(今伊拉克巴格达),应当从广州东南登船,沿南中国海向南行,先至门毒国(今指东西竺昆仑洋),再至古笪国(一说真腊),经海峡(今新加坡海峡),北岸为逻越(即暹罗),南岸为佛逝(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路过天竺(今印度)等百数十个国家,抵达大食国弗利刺河(今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便可达到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与此相近,九世纪中叶阿拉伯地理学家依宾库达特拔(约或一)著《省道记》,亦详记了大食到中国广州(康府)的航程及贸易景况。应当指出的是,贾耽曾任鸿胪寺卿,专门负责接待蕃人宾客的事务,稍后又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他非常喜欢地理学,晚年常向四夷来使及出访四夷的使节询问道里民俗,并写入著作。杨良瑶一行可能便是贾耽接触过的亲身经历者。据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考证,贾耽所记通大食海道的不少国名、河名,多与阿拉伯人一致,“足见其所记者,闻自阿拉伯人也。”依笔者拙见,阿拉伯人当更加熟悉由大食至中国的航路,而这里贾耽所录由南海至缚达航路,似当为杨良瑶作为聘国使者西行黑衣大食的海上日志。照理,杨良瑶归国后,应当向唐德宗作出详尽的述职报告,则贾耽以职务便利获悉报告并采入个人著作,亦属情理中事。故而贾耽之于杨良瑶,恰如逻斯梯谢奴之于马哥孛罗一样。

杨良瑶回国后,因功勋卓越,恩宠更渥,很受当朝皇帝的青睐。贞元十二年(),加太中大夫,余如故。十四年()春,特别受命主持修葺先帝陵寝。杨良瑶“夙夜在公,日月菲懈,不改经制,惜费省劳”,受赐紫金鱼袋、判傔等,并加禄绶。嗣后,举凡唐德宗圣情眷注的贵主亲王丧葬事宜,一律交委他筹划办理,因功所得金帛“纷纶不可备记矣”。

德宗贞元十五年(),淮西吴少诚拥兵叛乱,“剽掠阳翟(今河南禹县),功逼许州(今河南许昌),汝(今河南临汝)、洛(今河南洛阳)惊惶,关东大恐”。德宗被迫急发20万大军,由夏绥节度使韩全义统兵平叛,其实韩无此才能。德宗任命杨良瑶监东都畿汝州军事。良瑶奉命出征时,已知道韩全义难成大事,且乌合之众难用。后来韩全义果然指挥失当,一败再败,良瑶乃受诏主持军事。他先让人安定民心,侦察敌情,“复请完城聚谷,缮甲理兵。用简易而渐谋,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为勇健,变藩篱为金汤。”智至顺宗永贞元年(),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这年正月,良瑶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使。此时,他因素积威望,久著功勋,已经成为皇帝倚信的重要人物。

杨良瑶因积劳成疾,于唐宪宗元和元年()秋七月二十一日病逝于长安辅兴里私第,享年71岁。同年十月十四日归葬于云阳县龙云乡之原(故址位今陕西泾阳县扫宋乡)。从此,这位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作出过贡献的人便长眠于地下,而很少为人们所知了。

杨良瑶身为宦官,率领使团航海出使黑衣大食,距今已有年。他比明成祖永乐三年()郑和率船队首次远航印度洋西岸,整整早了年。今天,我们为郑和下西洋给予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而骄傲,也要为杨良瑶早在八世纪就远航中东的历史性壮举而自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