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一篇文章,改变了陕西的地理面貌,

陕西,这个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建都的地方,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陕西的地名,也是承载了这份历史文化的见证,有些地名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商雒、盩厔、邠县等。这些地名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有着优美的诗意,如“商山四皓”的商雒,“盩厔之盟”的盩厔,“邠州千里驹”的邠县等。然而,这些延续了千年的古地名,在年却被一篇文章改变了命运。

这篇文章就是郭沫若写的《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郭沫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也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主任。他在文章中提出,为了推进汉字改革,减少国家的文盲,应该从地名入手,将一些复杂的地名改得更加通俗易懂,让老百姓方便学习。他以日本为例,说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名改革,将一些难读难写的汉字地名改成了假名或者罗马字。

郭沫若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陕西省作为一个文化名省,率先响应了郭沫若的号召,决定对一些复杂地名进行更改。于是,在年9月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更改盩厔等13个县和商雒专署名称的通知》,直接将14处使用了千年的古地名全部更改。具体如下:

商雒专署改为商洛专署

盩厔县改为周至县

郿县改为眉县

郃阳县改为合阳县

鄠县改为户县

雒南县改为洛南县

邠县改为彬县

鄜县改为富县

葭县改为佳县

沔县改为勉县

栒邑县改为旬邑县

洵阳县改为旬阳县

汧阳县改为千阳县

醴泉县改为礼泉县

这样一来,陕西省的地理面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那些充满了历史韵味和诗情画意的古地名,就此消失在了时光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简单而平淡的新地名,虽然方便读写,但却失去了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这种地名更改。有些人认为这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和亵渎,有些人认为这是对老百姓的不尊重和轻视。他们认为地名不仅是一个符号,也是一个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地名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是人民的情感。改变地名,就是改变了这些不可替代的东西。他们认为应该保留这些古地名,让它们继续发扬光大,而不是随意更改,让它们沦为历史的尘埃。

时至今日,这场地名更改的风波已经平息了。陕西省的新地名也已经被人们习惯和接受了。但是,那些被遗忘的古地名,却依然在一些书籍、诗歌、故事中留下了它们的痕迹。它们也许不再出现在地图上,但却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它们是陕西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们值得我们去了解,去珍惜,去传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