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
主题
今天,你读“破”了嘛?
——例谈古文中的“破读”现象
主讲人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高会彬
教学目标
1.认识古文中的“破读”现象。
2.了解“破读”的分类和原因。
3.读准古文中有特殊用法的字词。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预习韩愈《马说》一文时,不难发现第二段多次出现“食”字,字形相同,字义却有不同。那么,他们读音又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从古文中的“破读”说起。
(二)初识“破读”破读,就是通过声调的变化来引起词性的变化,以表达词义的一种方法。如果字用本义,按本音读叫“如字”;如果字用引申义,按引申读叫“破读”。
“王”在古文中通常是作名词,读wáng,表“帝王”、“国王”之义。比如:齐王、魏王等,皆是按照本义读,都叫做“如字”。有时“王”也能当动词用,表示“统治(天下)”、“称王”等,读wàng,就是“破读”。
如:“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五蠹》)
(三)用法与分类我们常见的破读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破读
如“衣”字,通常情况下是作名词,表示“衣服”的意思,读yī;在“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作动词,带宾语,表示“穿”的意思,读去声yì。一般说来,后一种意义和读音是由前一种意义和读音演变而来的。
在文言中,还有个“妻”字常破读。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其中的两个“妻”字,都是用如一般动词,读qì,意思是“把女儿嫁给(他)”,或“嫁给(他)”。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类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破读,破的只是声调,而且都是把原来的平声破读为去声。
2.
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破读
某些及物动词在使动用法情况下也需要进行破读。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中的“饮”字。要破yǐn为yìn。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句中的“食”,要破shí为sì;“见”,要破jiàn为xiàn。
从以上例子不难,这类破读比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要复杂一些。既有变声调的,如“饮”字变上声为去声,又有变声母的,如“见”字读如“现”,还有声韵调全变的,如“食”读如“饲”。
3.
名词使动用法的破读
名词使动用法的破读与名词用如一般动词有些类似,常见的是“衣”。如“解衣衣我”(《史记?淮阴侯列传》),其中第二个“衣”字属名词的使动用法,读为yì,意思是使我穿上衣服。“王”字破读的典型例句有“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句中的“王”字也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读wàng。
4.
特别提示
当然,并不是说以上所有的此类活用现象都需要破读。破读毕竟是个别情况,不是所有名词在用如一般动词时都破读;恰恰相反,大多数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并不须要破读。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师遂东”(《崤之战》),“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等句中的“水”“刃”“东”“花”都是名词用如一般动词,也都不须要破读。
(四)破读归因
推其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三:
一是古代汉语语言简练。一字一词,词汇量比现代汉语小得多。用词类活用的方法既解决了造词的麻烦,控制了词汇量,说出话来又显得简练生动。
二是古代造字困难,名词往往有形可“象”,可以用象形、指事等方法较为方便地造出字来。而动词,因为其“象”往往很复杂,造字很难,所以借用与之相关的单音名词的字形来当动词用,就显得很方便。
三是为避免这种活用与非活用的常规用法发生混淆,就采用了破读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
“破读”是古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类特殊现象,用语音的变化来区别意义,省时省力。当然我们在日常古文学习中要——
1.善积累
积累学过的古文的破读用法。同学们学习古文时,在课下注释中明确标注其破读字音的要积累下来,举一反三。
2.多思考
碰到对字音有疑义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反复揣摩字词的用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推断。
3.勤查阅
学会查阅古汉语词典加以求证。遇到对字音有疑义的,要学会利用《古代汉语词典》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进行查阅和确认,进一步作出判断。
(六)牛刀小试
同学们,学习完之后,下面这两句话中标红的字,你会读了吗?
我们走了很远的路,
就是为了寻找一盏灯。
供稿: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高会彬
编辑:
省教科院附校张雯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