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儿女王兰英从土到高产作家

《彬州儿女》选择了这些彬州英才中在外地的68名杰出者和优秀者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他们当中有党政军优秀领导干部,有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界的高端人才,我们从他们身上深刻地认识了这块土地,感知到了彬州沉甸甸的分量。

王兰英,女,彬县龙高镇王家村人,95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年至年在龙高上学。年至年在生产队当农民,之后在龙高乡当“土”。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上学。年至年在中共咸阳地委宣传部工作,年调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工作,先后在宣传教育处、文化艺术处任职,年退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兰英特别爱好文学创作,笔耕不辍,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及文艺报道数百篇,有的文章被《新华文摘》《文摘报》转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出版了《西安游记》《迷路的小羊羔》《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故事》《相思鸟》《清华学子》《西安记事》《儿童乐园》《文化西安》《诗经通读》(上下册);《吾儿留美》(未出版)。她从“土”到高产作家,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

在龙高乡当“土”,崭露头角。

年,王兰英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文革”爆发,学校停课,她就回村劳动。劳动时收听有线广播,她就写了一首《万紫千红新农村》的诗歌,投寄到彬县广播站后,没想到很快被采用了,还给了五角钱的稿费。她写稿件没有纸张,就用初中时的旧本子,有写在正面的,有写在背面的,连商店的包装纸也当作稿纸。没有墨水,就花几分钱买一包蓝墨水精,掺上水兑成墨水。那时寄稿件免收邮费,她就用硬纸糊一个信封,让父亲赶集时捎上投到邮电所的信筒里。

她的命运有了转机,一天突然收到去县上参加资讯报道会议的通知,天不凑巧,下了大雪,白茫茫一片。她拿着一根棍子,一个人翻沟过河,步行60里山路,到了彬县县城。开会住在县上的招待所,有许多“土”参加。后来,县上决定给每一个公社配备一名资讯报道员,她就在龙高公社当了通讯干事,每月6元生活费,又不是国家正式干部,还在生产队吃粮记工分。她采访写了龙高公社梁家大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夺得粮食油菜双丰收的小消息,竟然发表在《陕西日报》头版上,署名是龙高公社革委会。她还在金池大队采写了一篇改善党群关系的稿件,被陕西广播电台采用了。陕西广播电台广播时,县上通知公社,公社通知大队,在播出时收听。从此,她在农村当“土”出了名,被邀请参加了咸阳地委召开的资讯通讯工作会议,又在西安人民大厦参加了省上召开的资讯工作会议。

后来,她出席了省地县下乡知识青年、下放干部、下放居民的“三下”积极分子会议,又参加了省地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会议,还出席了县上的党员代表大会,光荣地当选为县委委员。又作为青年党员代表,出席了咸阳地委召开的党员代表会议,还荣耀地成为主席团成员。她当“土”时,非常虔诚地在龙高公社学习《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全是马列主义著作。

自传体小说《相思鸟》,感动了许多读者。

这本书从年动笔,完成于年,十年写一书。这是兰英青少年时期的生命体验之作,那是在黄土高原的乡村度过的。一个在上学路上碰见过狼的女孩子,今天能够把自己经历的生活写出来,深深感到个人的命运和那个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活艰难,爱也艰难,在双重压抑和重负下终于挺过来了,而心中始终赋存着向往生活和向往爱情的梦。

陈旭是彬县党政干部,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他在西安见到王兰英,激动地说:“你在《相思鸟》中写道,太峪公社到了,我就感到非常亲切,我就是太峪公社人。”他写了一篇“送你本《相思鸟》”的文章,发表于年3月0日的《咸阳报》。陈旭在文中写道:“彬县籍女作家王兰英的长篇小说《相思鸟》,着重描写了六七十年代陕西黄土高原上一群农家子女上学读书和生活成长的曲折经历,展示了他们各自的艰辛奋斗}、拼搏过程和相互之间的友情恋情纠葛,从而映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书中所用地名人名有一些确是实有其人、实有其地,让人读起来,特别是彬县人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余汉民是王兰英高小初中的同学,后来上北京大学学习德语,毕业后被派往当时的西德留学深造,后来在中国驻外大使馆任武官。他读完王兰英的《相思鸟》后,激起了无限乡情和感慨:“信及书均收到了,多谢!我曾几次提笔想给你复信,但又不知从何写起,而内心又极度不安。今天是无论如何要写出来的。读完你的大作,真是感慨万千。我细细地看了两遍,它像一部电影重现了我们在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轨迹,期间有对生活的热切,亦有经历过的凄凉乃至苦难。回首来看,我虽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教育和都市文化的熏陶,但迄今支配我的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是我的山村文化和传统。现在的生活环境虽然变了,但从骨子里来讲,依然是农家子弟。每当我在灯红酒绿之中参加一次宴会时,我会突然想起我的父亲,他半年乃至一年的劳苦可能换不来他儿子的一顿盘中餐。”

《诗经通读》(上下册),花费了4年心血。

这套书90万字,写作难度很大。王兰英就查《辞海》《辞源》,又读《左传》《史记》,如同蚂蚁啃骨头,逐字逐句翻译,逐段逐段评论。遇到生字注音,遇到古字释义。通过研究查阅史料,她知道了《诗经·豳风·七月》产生的年代应是夏朝少康之时。少康是夏朝第六代国君,《诗经·豳风·七月》产生的年代大概在年前。她写道,《诗经·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农业史诗,记述了农奴一年劳作的艰辛,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她认为此诗提供了以下社会信息:

一是古豳有麦子、糜子、高粱、豆子、水稻、谷子等农作物;

二是古豳有纺麻业、蚕桑业等;

三是古豳有犁铧、斧子等农具;

四是古豳有狗獾、狐狸、野猪、羊等动物;

五是古豳有黄莺、伯劳等鸟儿;

六是古豳有蝉、蝗虫、纺织娘、蟋蟀等昆虫;

七是古豳有芦苇、白蒿、远志等植物;

八是古豳有李子、葡萄、枣子等水果;

九是古豳有冬葵、瓜类、葫芦、苦菜、韭菜等蔬菜;

十是古豳有王公贵族、公共官府。

她还写了《新豳风》:“夏末商初政治乱,公刘居豳在豳原。豳山豳水是家园,诗经豳风千古传。七月流火火星偏,九月授衣天变寒。腊月北风冻破脸,正月在家过新年。早春二月春阳暖扛着农具去耕田。三月桃花红烂漫,黄鹂鸣叫在耳边。四月五月不停闲,六月割麦大热天。七月西瓜大又圆,八月打枣红艳艳。九月秋粮堆场边,谷子糜子金灿灿。柿子酥梨如蜜甜,村村都有苹果园。彬县旬邑豳地宽,又有沟来又有原。原高沟深还有川,地形地貌不一般。窑洞土炕农家暖,鸡牛猪羊常叫唤。子孙后代在繁衍,人丁兴旺思祖先!”

《诗经·大雅公刘》篇是写古代周族首领公刘率族人自邰迁豳,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的情景,这是叙述周族开国历史的诗篇之一。公刘居豳,子子孙孙,先后经过十代人,历时多年。今人怀念公刘,尤其是彬县人。王兰英写了一篇《清明祭公刘》的祭文,那是20年3月26日。她写的祭文如下:

维公元二零年,岁在辛卯,时值清明,春暖花开,豳人春耕,播种百谷。豳人后裔即彬县父老乡亲聚集龙高镇土陵朴村公刘墓前,谨以鲜花鼓乐之仪,公祭豳人祖先公刘。文曰:

豳原宽广,泾河奔腾,龟蛇二山,势如盘龙。

后稷之业,公刘继承,起于夏朝,周族复兴。

由邰迁豳,公刘带领,翻山涉水,踏上征程。

迁到豳地,原高且平,土地富庶,树木繁荣。

公刘居豳,安居务农,划分田界,治理田埂。

古豳之地,豳人耕种,豳风七月,万世传颂。

公刘勤劳,登上山顶,北山南山,测定日影。

观其流泉,察看地形,丈量洼地,考察性能。

戎狄侵扰,不得安宁,其军三单,寓兵于农。

公刘为君,周族首领,佩戴宝刀,威武英明。

人民富裕,歌颂德行,四方归附,百姓欢庆。

古豳之国,都邑有城,欢歌笑语,五谷丰登。

扩建京师,安置民众,居住河湾人心高兴。

颂扬公刘,无比崇敬,农业为本豳土兴盛。

祭祀告成,伏惟尚飨。

王兰英还创作了一首《彬县之歌》,歌词是:“在那豳风流芳的地方,泾河围绕豳原流淌。大佛寺在丝绸之路上,水帘洞传说美猴王。啊!彬县是个古老的地方,原高且平又宽广。公刘居豳务耕种,豳风七月永流芳。啊!彬县是个美丽的地方,大枣苹果梨飘香。紫薇山下有广场,彬塔高耸人兴旺!”

写童话儿歌,许多篇章反映了彬县的乡村生活。

王兰英共创作童话作品42篇,创作儿歌首,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故事56则。

在改革开放初期,她从西安回到家里,亲眼看见母亲用羊奶喂小兔子。母亲把小兔子抱在怀里,像抱着小孩子那样,用奶瓶一只一只喂养。母亲说,小兔子妈妈去世了,喂小兔子就像喂娃娃。此情此景,她几乎要流出眼泪,她带着感情色彩创作了童话《失去妈妈的小白兔》。母亲还用羊奶喂过小猪,她就创作了《喝羊奶的亲还用羊奶喂过小猪,她就创作了《喝羊奶的小猪》。

父亲在生产队放过羊,那是一大群雪白的羊群。可是有一天晚上,凶恶的豹子钻进羊群里,把一圈羊从脖子上都咬死了,全村人都充满了悲哀,就像村子里死了人一样。这件事情对她印象太深刻了,她就创作了童话《豹子和山羊》。

每当夏季收麦季节,彬县农民就拿着镰刀,到兴平、礼泉县一带割麦赶场,被当地的人称作麦客。父亲年年当麦客,十分辛苦,她就创作了《麦客偷月亮》。

彬县人吃窖水,一个水桶掉在窖里了,都要千方百计打捞上来。她亲眼看见父亲的身上拴着一根绳子父亲的身子在深窖里忽左忽右,她真害怕绳子断了,父亲掉到深窖里,她就创作了童话《掉在窖里的水桶》。

小时候在农家院子,她亲原看见老鹰把小鸡抓走了,她就创作了童话《老鹰抓小鸡》。农村人家院子里都养猪,一群小猪养大了,就要担在笼筐里到集市上去卖。可是猪妈妈要经历一场母子分离的痛苦场面。猪妈妈用头撞门,用嘴咬门,就像疯了一般。她就创作了一篇童话《爱子如命的猪妈妈》。她写了一篇童话《小麻雀捡麦粒》,实际上就是她小时候的故事。她和村子里的几个女孩子拿着碗,戴着遮阳的草帽,冒着夏天的酷热,从王家村跑到贾家村的地里捡拾麦粒,一天捡了大碗,回去家里非常高兴。

《西安游记》是王兰英出版的第一本书有一天,同处室的一位同事说:“我在省图书馆看见你出版的《西安游记》了!”王兰英听,感到惊喜,说:“想不到那本薄册子还被省图书馆收藏了!”从此,她坚定了写书出书的决心。有一次,她到长安大学图书馆去,看到自己出版的《西安记事》有人借阅,心里想道:“这本书是写西安黑河引水工程以及维修明代城墙工程的,竟然还有人借阅?”有次,她到省美术学院图书馆去,看到有人借阅她出版的《文化西安》,心里又想道:“难道《文化西安》对作画也有帮助?”每当她到大学的图书馆,把她的名字打到电脑上,她出版的书名都显示出来了,她的心里不由得甜滋滋的。

《清华学子》这本书的创作,王兰英花了整整7年时间。年,她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为她打开了清华大学的窗口,使她接触到了清华大学的校园生活。起初,她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男大学生宿舍》,没有发表。但她不气馁,继续搜集资料,又把短篇小说扩充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没有拍摄,她只得改写成长篇小说《清华学子》,到3年,才使这部作品得以问世。这部书深受大学生欢迎,省科技大学就有一百多人借阅,这使她十分高兴,感到功夫没有白费。

《吾儿留美》虽然没有出版,但也有文学价值。00年,王兰英的儿子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两个小孙女也在美国出生。这本书描写了母子情、祖孙情,融合了中国情结和异域文化。

来源:《彬州儿女》

作者/来源:南山北滩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