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密须国被灭,就是因为该国国君不想当周文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我们来到了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的古灵台。古灵台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距今三千多年前,是周文王征服了密须国后,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唉!说起这个古灵台,我的话题不得不扯的很远很远。远到什么时候?远到黄帝、炎帝、三苗、九黎、熏鬻、西王母那个时期。扯的是真够远的了,不过别着急,听我慢慢的跟大家在这里叨咕叨咕……

关于密须古国

那个时候,黄河流域有大小部落数千。在这些部落中,有几个部落比较有名,那就是分布在泾河、渭河支流上的周、共、豳、卢、芮、阮、虞、密须等部落。其中密须部落是这些部落中比较强大的方国,还是这几个小部落的首领。密须部落是属于姞姓的一支黄帝后裔,据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出于姬、酉、祁、巳、腾、箴、任、荀、僖、姞、儇、依等十二族,其祖孙便分为“十二姓”。如此说来,古密须,源自于“黄”族血统,人家这个部族天生就很有地位。

经过历史的变迁,到了商代的时候,密须国都城就设在密城。为了一探究竟,我们离开了古灵台遗址,来到了坐落于泾河支流达溪河流域的上游,距离灵台县县城西约50华里的百里镇百里中学的后院,现百里乡的文化广场,而这个文化广场所在的这块台地一带,就是当年古密须国密城的所在地。时光冉冉,我们眼前看到的是,三千多年前的密城早已了无踪迹,只有离这个遗址向东约1公里左右的烂泥湾有一座密须公墓,似乎记载了曾经密须国的存在,当年密须国的国君,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千年后他曾经引以为荣象征着王权与荣誉的都城密城,竟然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为了保护这个已经没有了古迹的“古迹”,现在的这里,已经建成了一个免费的“密须”都城遗址景区,也就是这个叫百里镇“文化广场”的地方。

我们沿着台阶向上行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整的台地,在这片台地之南有一块十数亩大的高台,这就是相传密须国当年的宫城遗址。从这个台地四周的地势上看,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不知怎地,看到眼前的这个地方,我突然想起了前清努尔哈赤的出生地、也是后金政权的第一都城,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城的地势和眼前的这个密须国的都城密城,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是位于一块台地之上。把都城选择在一块台地之上。很显然都追求安全防护的作用,防止敌人来袭、防止洪水来袭、防止动物来袭,总之归根结底就是防范大于一切。

话题还是回到密须国。这个密须国的国名是因何而来的呢?史料记载,密须国以其附近的密山而得名。密山又称吴山,它是东西蜿蜒数百里的千山山脉东段临达溪河的一个小山头。密城这里一面依山,三面环水,面积只有一百多亩,北面临河岸边汉唐古城墙遗址尚存,只是这个汉唐古城墙与密须国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

看到上面这张照片了吗?照片中的这架青铜雕塑叫:密须鼓。密须国是当时泾河流域共(泾川)、卢(华亭)、虞(陇县)、芮(崇信)、周(彬县)、阮(泾河下游)等部落方国的首领,所以商王朝就授予了密须国这个“密须之鼓”,代表商王朝管理周围部落方国,镇守商朝的西北地区。我走到这架密须鼓下,以手代替鼓棒,敲击了几下,其声音果然厚重深远,虽然这架鼓是今人仿制的。

密须被灭,只因密须国君不想当周文王的“老丈人”

话说正当商朝衰落的时候,周国部落日益强大了起来。周国的国君叫西伯侯姬昌,即后来被追谥的周文王。这个姬昌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位很有影响也是很厉害的主儿,当然他也是一代明君。他很厉害的地方很多,当然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他“创造性”的演绎了《周易》。《周易》这部典集,是姬昌将相传在上古时的伏羲氏创造先天易,既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既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既归藏八卦进行了规范化和条理化,最终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且有了卦辞、爻辞。这个《周易》可是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它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改变,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就是这个科学演绎了《周易》的姬昌,让当时比较强盛的密须国仅在三年的时间就走向了灭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年姬昌准备讨伐商朝并取而代之,为了打败商朝,他积极联络商朝各旧部,尤其是想方设法争取得到密须国的支持,因为他知道,一但得到密须国的支持,黄河流域内的很多部落也会一同响应,这样伐商大事可定一半儿。他听说密须国君有一个女儿,长得非常美丽,姿色倾城倾国,在各国中很有盛名,咱也不知道这女儿到底是怎样个漂亮法儿,咱也没有照片,咱也问不到,想必是“让见到她的臭男人们都会立即停止呼吸”的那种吧。其实倒不是姬昌有多好色,他只是为了达到笼络密须国、以达到伐商胜利之目的。

听起来真有意思,想笼络别人,就让别人的女儿嫁给他,这是哪门子笼络啊?难不成对于当时的各部落来说,能有机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国这一当时的“大帮”之国君是一项无上荣耀的事儿么?于是,姬昌就向密须国的国君求婚,要求娶他的女儿作妻子。但那个时候,人家密须国的国君还有雄才大略呢,他想着的是要与姬昌争夺天下,当然不会答应姬昌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做姬昌的老丈人,这便为日后密须国被灭埋下了祸根,因为在姬昌的心中就是这样想的,你不支持我,就是我的敌人,我就得灭了你,要不如何才能完成我的大业呢?

有一天,姬昌问各位大臣,我们在征讨商朝之前,哪一个诸侯国需要讨伐?时任周国的太师,既姬昌的首席智囊姜子牙说是密须国。我估摸着,姬昌是在“会前”事先与姜子牙“通了气”的,或者姜子牙本身就很了解姬昌的心思。但姬昌的第三个儿子管叔却说,密须国国力非常强大,我们要是讨伐他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取胜。姜子牙说,我们的先王历来是征讨不愿归顺的,不讨伐愿意归顺的;征讨险恶强大的,不讨伐弱小容易攻取的。姬昌很赞赏姜子牙的意见,你说能不赞赏么?前面说过,这可是俩人儿事先商量好的事儿。但是用什么办法去讨伐呢?不是,应该说以什么理由去讨伐呢?得师出有名啊。于是姬昌经常和谋士们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这件事儿,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儿,逆转了整个事情的进程。在密须国西边有一个邻国叫共,共国就在我们下一站就要去旅行的今天的甘肃省泾川县境内。这个共国为了讨好姬昌,准备了一份厚礼,途经密须国,专程派人送去。密须国不但派兵抢走了贡品,还派兵攻打共国。与时同时,密须国为了筹备争霸的战略资源,还出兵侵夺同样位于今泾川县境内的阮国土地、人口和资源。阮国和共国非常害怕,派人向姬昌求救。这段史实在《古本竹书纪年》上有记载:商纣三十二年“密人侵阮,西伯帅师伐密”,周原甲骨号上又有“今秋,王西(是)克往密”,这就是《诗·大雅·皇矣》上说的“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旅”的事。

于是,姬昌以援助弱小的国家、征伐不讲道义的国家为名,亲自率领大军,联合了泾川的共国和阮国的军队,击溃了密须国的军队,并乘胜包围了密须国都城阴密。密须王与大臣商议退敌的对策。由于姬昌已经事先买通了群臣,这帮子密须臣子已经在心中支持姬昌,又认为推翻商朝的暴政是大势所趋,便在密须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动了兵变,将密须王捆绑起来,并交给了姬昌,这密须国君这个气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不想把女儿嫁给姬昌还有那么大的野心呢?事情发展到此,密须国也就从此在中国历史版图上,被划上了句号。唉!世上再无密须国。试想,如果当初密须国君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同意将女儿嫁给姬昌的话,你说中国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呢?

古灵台,你的“肉身”虽不在,但你记录的那段历史却被永恒

前面说过,古“灵台”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当初这个地方,唯有灵台最为盛名,所以在唐朝时,才正式有了灵台县这个县名。

原来的古“灵台”坐北向南,台体用土夯筑。很多资料上都在说,说是灵台在建成之时,从东面飞来两只丹顶鹤,连续三天绕台飞鸣,栖于文王庙的古柏之上,一时轰动县城,被视为吉祥之兆。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站不脚的。原因很简单,灵台建成之时,姬昌还是姬昌,乃周国国君,周文王是其后人追谥的封号,灵台建成之时还没有周文王这个封号,更没有文王庙,何来“丹顶鹤栖于文王庙”之说呢?

历史上,“灵台”两次被毁,两次重建。据记载,年,当时的军政当局为修建营房,将故台尽数铲除,激起民愤。我就奇了怪了,这个军政当局都是些什么人呢?土匪么?脑袋让驴踢了?他们就没有一丝保护古迹的心吗?灵台被毁的三年后,也就是在年春,时任陇东绥靖司令、中央陆军新编第五师师长杨子恒的倡导下,时任灵台县县长张东野在年年征发民工,在古灵台原址上开始了组织修复灵台的工程。年秋天,工程告竣。这次重修的“灵台”,青砖彻面,底宽12.3米,高12.3米,台体分两层,顶建八卦亭,内塑周文王像。不知道,这个灵台的尺寸,和周文王当年修筑的尺寸有什么不同,这一点我查找了许多资料,终没有查到。

灵台第二次被毁于年,这是一个动乱年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破四旧”开始的年份。这个破四旧,可是祸害了包括这个灵台在内的无边无数的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破四旧,你可以破人的旧思想,怎么可以破古人留下来的实物呢?真让人搞不懂。就这样,年军阀时期好不容易修复起来的灵台,在年的“文革”中又被夷为平地,被夷为平地是什么意思?就是把灵台毁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次是极为彻底的。

18年后,也就是在年8月,灵台县政府又开始了第二次灵台的修复工程,其实不应该叫修复工程了,应该是修建工程,因为原来的灵台什么都没有了。第二年年底,新的灵台修建工程完成,新灵台坐北朝南,底宽18米,高33米,大家看看这样的尺寸,比民国时期,既年修建的那个灵台,又宽了近6米,高了两倍多,这显然已经不是周文王所筑的那个灵台形制了,只是新灵台还建在了古灵台的位置上。这个灵台整体分为三层,顶层大殿内塑有周文王像,两边墙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再现了当年周文王讨伐密须国的壮阔场面。底部回廊为碑林,收录有古今政要名人的题辞、题匾余幅。至此,当年周文王修建的那个灵台哪里去了?严肃的讲,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如今只剩下“灵台”这个名字,和当年密须国被周文王所灭的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史实了。

摄影旅行家/王刚:专栏作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知名旅游博主,摄影家、旅行家。《今日头条》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今日头条》年十大旅游传播之星,《今日头条》年十大旅游爆款微头条,年5月《今日头条》头条号礼遇计划旅游类原创奖获得者,多次获得《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甘肃全域旅游内容云创作峰会”内容云创作大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