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闻为什么诗经能够保留许多表达了

一、《诗经》对当时社会的揭露

七月里,明亮的火星西沉了(七月流火),

九月里,主人给咱们发衣裳(九月授衣)。

正月里,北风呼呼地吹(一之曰鬻发),

二月里,寒气刺骨地冷(二之曰栗烈)。

缺衣少食的奴隶啊(无衣无褐),

怎么挨过这一年(何以卒岁)!

上面六句诗是从《诗经》豳“(bin)风·七月”的第一节中摘录下来的。这首诗共八节,每节十一句。

它是我国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一些奴隶集体创作的诗歌。

这首诗很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奴隶们的生活情况:

第一至第四节主要描写了奴隶们受主人剥削、压迫的情形——寒冬一过,男女老幼全部下地耕种,栽桑养蚕,织布打猎。在辛苦的劳动后,男人要将猎物交出,妇女要向主人交布匹,给主人做衣裳,姑娘还要担心被主人家的公子霸占。

第五、六节讲述了奴隶们在辛苦-年后,自己住什么,吃什么——他们只能住泥土垒起的房子,吃苦菜充饥。

第七节讲奴隶们在一年打场收获后还要服苦役,白天割草,晚上搓绳子,赶着为主人修造房屋。

最后一节讲了当时的风俗——一年的收获后,一村人要杀羊宰牛,集中到“公堂”里去喝酒庆贺,祝奴隶主“万寿无疆“!

二、《诗经》的一些特点

从上面这六句诗中可以看出《诗经》的一些特点: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比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比如: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译文:风儿整天价猛吹又多狂暴,他有时冲我回头只笑一笑,全是调戏放荡嘲讽又慢傲,让我心内深感悲伤更寂寥。风儿整日价狂吹呀雨雾罩,他是否愿意痛快回家来哟?这个负心人不来也不往啊,让我空思念呀悠悠又遥遥。风儿整日价吹呀天色阴沉,前天阴沉沉没几天又发昏。一梦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为你我伤风感冒思念殷勤。风凄凄呀天昏地暗阴沉沉,雷声远远地传来约约隐隐。梦乡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我总是不能排谴倍感伤心。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三、风、雅、颂

文章开始引用的“豳风.月”这首诗只是《诗经》里的一篇。《诗经》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诗歌集子,现在保存下来的共有三百零五篇。

它们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主要是民间创作的歌谣;“雅”里的诗歌以官员和文人写的为主;“颂”则是在祭祀和统治者举行重大典礼时唱颂的诗歌。

这些诗篇,大都真实地反映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爱情,以及他们受剥削、压迫的苦难和抗争。

四、《诗经》的形成与流传

那末,这些感情真挚、朴实、内容生动、真实地直接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是怎样记录和流传下来的呢?

原来,《诗经》产生的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的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开始解体、封建制处于萌芽状态而还未完全确立的社会大变动时代。因此,在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十分活跃。尤其是在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里,各种观点、流派互相竞争,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时各个独立的诸侯国国君为了互相吞并,扩大自己的实力,需要在表面上表现出开明和礼贤下士、愿意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人民疾苦的姿态。因此,他们经常召集门客纳谏(听取建议),在街上挂榜文征集意见,甚至对群众的不满和牢骚,也加以搜集和研究。据说,那时的周朝还专门设立了“采风官”,让他们到人民中间去广为收集老百姓口头创作的民歌、民谣;采风官收集后将它们送给“乐官”。“乐官”将它们整理后供宫廷乐队配乐歌唱,编成舞蹈让舞女跳舞,在祭祖时在宗庙里倾唱。周王在祭祀和听演唱时可以从这些诗歌中知道自己政治的得失、民间风俗的好坏,以及人民生活的情况。

这些经“乐官”整理、记录下来的诗篇,就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集子——《诗经》。

LEE的视野专注于从浩瀚的历史海洋里拾起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丰富头脑、大开眼界、陶冶情操,进而透过纷繁绚烂的人文史话,看尽世间的滚滚红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