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巨贪王守信,拒不认罪大闹法场,最终被公开执行死刑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均工资不到30元。那时候,成为“万元户”是一个很大的梦想。然而,在这样一个经济匮乏的时代,居然有人只用了八年时间,就犯下了侵吞国家53万元的恶行!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胆大包天的人居然是个女的!主犯的名字是王守信。消息一出,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王守信因为贪腐金额巨大,当时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犯”。
耐人寻味的是,王守信一直拒绝认罪,没有丝毫的胆怯。相反,她破口大骂。由于刑场较远,当时又是寒冬天气,室外滴水成冰。随行的押解法警为她戴上了围巾,但王守信并不领情,反而大喊大叫。从被调查,被抓到最后被执行死刑,王守信拒不认罪,大呼冤枉,说自己被陷害了。即使她所有的同犯都供认不讳,大量确凿的证据摆在她面前,赃款被搜查没收,王守信仍然胡搅蛮缠,歪曲事实,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王守信,女,汉族。年起升任彬县燃料公司经理。刚进公司的时候是做出纳的,所以王守信对公司的财务情况非常了解。
王守信她工作努力,任劳任怨,会读书,会算账,所以引起了相关领导的注意,被提拔到财务部工作。那时候还没有网上支付,更不用说今天的移动支付了。所有交易都是现金交易。当时物资匮乏,企业经营稳如泰山。不仅不用担心销量,还很霸气。并不是说有钱就卖给你。不高兴就一脸生气不卖!燃料公司属于能源企业,东北是寒冷的地方,对煤炭的需求很大。家家户户都要烧炕!所以燃料公司很香,要走后门买煤。
那时候大家都在搞现金交易,用的是真人民币,每一笔交易都是实实在在很重的分量。很久以后,王守信只是觉得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有这么多钱该多好,如果我手里的钱都是我自己的就好了。一个人的欲望一旦有了苗头,付诸实践只是时间问题。王守信她因为业务能力出色,升职很快,生活中特别乖巧。从一个普通公司的出纳,变成了公司的党支部书记、经理。这已经是公司里的高层领导了。其实王守信此时的工资应该不低,至少比普通人富裕很多。
王守信也是个贪心的人。当面对金钱的诱惑时,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当约束力减弱时,立刻被对金钱的渴望所腐蚀。起初,她利用工业用煤双轨制价格,截留部分货款,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建立了自己的私人黑金库。这些赃款的获得,立刻提高了王守信的物质生活水平,她也逐渐过上了奢侈的生活,挥金如土。虽然当时供应量有限,但只要你愿意出更高的价钱,还是可以买到很多限量的材料。
王守信的胃口越来越大,对薪资不满意。王守信为了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脑子一歪,盯着公司的钱。欲望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欲望可以让人进步很大,欲望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关键在于人性对欲望的控制。人性如果不能抵抗物欲,就会沉沦堕落。王守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来是一个有前途的进步青年,但他迷失在自己的欲望中。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社会一片混乱。王守信抓住机会,不择手段地侵吞国家财富。起初,王守信只是小打小闹。她利用总经理的职务之便,开设了一个专属于她的小金库。王守信收支失衡时会从小金库挪用资金用于个人消费。
王守信的野心越大,她领导的“敛财集团”就越大胆。他们利用煤价双轨制市场的漏洞,大肆涨价,疯狂捞金。毕竟纸包不住火。王守信等人的“恶行”还是被知情人曝光,公之于众。王守信一开始用了一些手段企图控制舆论,但是民怨沸腾,已经不可能有好下场了。
当执法人员赶到她的办公室时,王守信假惺惺地说自己不知道犯罪了。当她被逮捕时,她拒绝承认错误。庭审现场,王守信上蹿下跳,拒不认错。总说自己是被同一帮人冤枉陷害的。
她的疯狂行为把审判现场搞得天翻地覆,不知道的人都以为她疯了。其实她的行为并不难理解。毕竟,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七年的富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嚣张,但实际上她总是担心事情的败露,所以当她真的被揭穿的时候,她的心理防线崩溃了,庭审的时候她也是那么的疯狂。即使在被枪毙的时候,她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认为自己有错,因为她已经迷失了自己。年2月8日,这个轰动全国的贪污犯结束了她罪恶的一生。
其实王守信她并不是唯一一个涉贪的人。她还动员了许多亲戚为她打掩护。她被捕后,所有涉案人员都将被逮捕,并根据犯罪事实受到惩罚。其中两个儿子被判有期徒刑,他们的弟弟妹妹也受到牵连。要说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侵占国有财产都是犯罪,何况时间长达七年。为什么这么多年没人举报王守信腐败?也许她是权力绝对的君主?只能说王守信万事小心。想逃脱惩罚。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你做了坏事,你必须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