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讲解诗经

古得肤色遮盖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8.html

四、《诗经》    

#诗经#   

重点:1、《诗》的内容及源流,2、选文翻译 

难点:选文的翻译 

解题:一、《诗经》的编订及主要内容 

西周有采诗和献诗的制度。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当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历时年的时间内,王室乐官积累的古诗达二千多首。春秋末叶,相传由孔子进行删订,取其约数称《诗三百》,简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计篇,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地域涵盖今天的陕、晋、豫、冀、鲁及甘南,这些地域属于当时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1、《风》又称《国风》,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15国国风,共篇。相传由周政府派专人游行四方,采集而得,故后人称之为采风。 

2、《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所演唱的乐歌,大部分是贵族们的作品。在当时统治者看来,西周的京畿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程度最高,故将这一带地方的乐歌通称为雅乐,也就是所谓的“正乐”“正声”,以与南方的“蛮夷”俗乐相区别。后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和音调的变化,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音调较沉厚,计31篇。《小雅》则产生于西周末期和东周,音调较轻快,计74篇。   

3、《颂》是宗庙祭祀时所演唱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属贵族们的作品,辞句虽典雅,但音调节奏迟缓板滞。 

二、《诗经》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虽是诗歌的汇编,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具体言之:《国风》中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恋爱、婚姻以及各地民情风俗也有许多描写:《大雅》较集中地搜录了周王朝东迁以前各历史阶段的史诗,所反映的多是西周王朝兴起的事迹和西周盛时的农业生产情况;《小雅》反映了西周末期政治废弛以及东周社会的混乱状况;《颂》的内容虽是歌颂祖先神灵之辞,但其中不少篇章也都属于史诗性的作品。

三、《诗经》与先秦历史:   

《诗经》之《风》是地方乐歌,就是各地的土乐。这些诗篇相传是由周王派专行游行四方采集而得,所以后人称采风,《风》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但不是照原样保留下来,而是经过整理和润色的,对农业生活、社会生活、恋爱婚姻及各地民情民俗都有一定程度反映。   

《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所演唱的乐歌,有大雅、小雅之别,大雅则产生于西周末期和东周,反映了西周王朝的历史和农业生产状况。 

四、《诗经》的流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汉初传《诗》的有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三家,立于学官,属于今文经学。毛诗晚出,未得立,《汉书·艺文志》才著录《毛诗古训传》,属于古文经,后来,齐鲁韩三家亡之,毛诗独传,所以《诗经》又叫毛诗。东汉末,郑玄作笺,唐初孔颖达作《正义》,现在主要传本是《十三经注疏》本之《诗经》,今人有程俊英之《诗经译注》可参考。 

选文:《七月》是《国风》第一长篇88句,描写了邑一年四季之农业劳动及劳役、田猎情况。 

1、《七月》是描写豳邑一年四季的农业劳动和劳役、田猎等事,反映了奴隶受贵族的压迫剥削,虽终年勤劳,仍不免饥寒交迫的悲惨状况。

2、豳也作邠,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周族的祖先公刘到古公亶父初曾在这里居住过。 

3、螽斯:昆虫名,吃农作物、产卵多、繁殖快。古代用作祝颂子孙众多之辞。如:螽斯衍庆。 

4、古代注音方法——方块汉字记音

(1)直音:用一个完全与被注字同音的字注音。   

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署车宫属,独骑,……从间道走军。(《汉书·高帝纪》服虔注:走音奏) 

(2)读如、读若注音法——用音同或音近字注音的方法。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夫子亲往。(《吕氏春秋·季冬纪》高诱注:渔,读如《论语》之语。) 

(3)反切:用两个汉字互相拼读,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大约起用汉代,魏晋以后被广泛使用。基本方法就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互拼读。如:顿,都困切;乌,哀都切;演,以浅切。 

5、双声叠韵:双声指的是两个或几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辗转、肃霜、蟋蟀;叠韵指的是几个音节的韵相同,如觱发、窈窕、逍遥。 

6、选文重点词语:流火、栗烈、仓庚、蕉、秀、蜩、莎鸡、向、户、葵、觏。

7、翻译课文:   

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女工缝衣裳。十一月北风呼呼响,十二月寒气刺骨凉,粗布衣服无一件,怎样捱到年底无主张。正月里来修农具,二月里来下田忙,关照妻子和儿女,送饭南亩垅边上,田官老爷喜洋洋。 

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女工缝衣裳。阳春二月暖融融,黄莺枝头把歌唱,姑娘手提深竹筐,走在那条小路上,去采柔嫩养蚕桑。春天渐渐白昼长,采蒿人们一大帮,姑娘心里正悲伤,就怕公子哥看上把人抢。 

七月火星偏西方,八月芦苇正茂畅。三月动手修桑树,拿起斧头拿起斨,高枝长条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伯劳在鸣唱,八月织布染丝忙,染出丝来有黑又有黄,朱红色的更鲜亮,得给公子哥做衣裳。 

四月远志把子结,五月知了叫不歇。八月庄稼来收获,十月树叶纷纷落。十一月去打貉子,同时还要捉狐狸,好为公子哥做皮衣。十二月大伙来聚齐,继续打猎练武艺,小个儿的野猪归自己,大个儿的野猪献上去。 

五月斯螽弹腿响,六月纺织娘抖翅膀。七月蟋蟀在野地,八月就往檐下移,九月蹦到门口叫,十月钻入我床底。堵上墙洞熏鼠群,封死北窗抹好门,可怜妻子和儿女,为着就要过新春,把这破屋来住进。 

六月要吃郁李野葡萄,七月把冬葵大豆来烹调,八月去打枣,十月收水稻,用它配成好春酒,祝愿老人获长寿。七月采瓜肚里塞,八月再把葫芦摘,九月拾取青麻籽,掐些野菜打些柴,咱农夫靠这把嘴糊起来。   

九月夯平打谷场,十月五谷入粮仓,黍米稻米加高粱,禾麻豆麦分开放。叹我农夫命里忙,刚把农活都干完,又有劳役须承当。白天出行割茅草,晚上在家搓草绳,赶快上房修屋顶,马上就要闹春耕。 

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抬入窖中藏,二月里取冰行祭礼,献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里来寒霜降,十月扫净打谷场,备上两樽香甜酒,宰杀几只嫩羔羊,登上台阶进公堂,牛角杯儿举头上,祝一声万寿无疆。

思考题: 

1、《七月》中农人社会生活中和贵族在宗亲方面有无关系?   

2、从《七月》看周初农夫的社会身份及幽地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参考书:

1、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出版社年版。 

2、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 

3、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附:《诗经·閟宫》译文: 

庙宇深闭清净,广大而又严整,那位显赫姜嫄,德行处处纯正。天帝把她附体,无灾无害怀孕,足月之后分娩,后稷呱呱坠地。天赐后稷百福,黍稷早熟晚熟,豆麦先后播种。拥有天下土地,教民学会农艺。高粱外加水稻,还有黑黄黍米。统领四海土地,事业超过大禹。

后稷孝子贤孙,实属这位太王,居住岐山南侧,开始准备灭商。传到文武二王,太王事业弘扬,代天执行征讨,在那牧野战场。不得违误欺诳,天帝在你头上。治服殷商臣民,大功共同开创。   

成王口称“叔父,册立您的长子,使他为侯在鲁。大力拓展疆土,当我周室佐辅”。于是爵封鲁公,使他为侯在东,赐予山川土田,还有属国附庸。   

身为周公远孙,庄公次子鲁君,打着交龙旗帜,前来主持祭祀。四马六道缰绳,好不华美隆重!无论春夏秋冬,从来不敢懈怠,但凡祭祀礼品,未曾有过违碍。煌煌天帝在上,先祖后稷在旁,奉献赤纯牲牛,敬请享用品尝。上天连降洪福,周公英明皇祖,也来把你庇护。   

秋天开始尝祭,入夏设栏养牛,红白雄牛健壮,牛形酒尊铿锵,乳猪连毛烤熟,还有肉片大汤,竹笾木豆肉案,祭器各式各样。演唱天子《万舞》,场面威武雄壮,奉祀裔孙福大,使你昌盛兴旺,使你长寿安康,保有天下东方,永远守定鲁邦,像山岳不崩溃,像河水不震荡。命在三老之上,长如丘陵山岗。 

鲁公兵车千辆,长矛札系红缨,硬弓缠绕绿绳,弓矛双副备用。鲁公步卒三万,红线穿贝镶盔,行进抖出军威。痛击西戎北狄,严惩楚国群舒,没人胆敢抵抗。使你昌盛兴旺,使你寿高富强。见多识广老者,一起出谋划策,使你光大祖业,使你老而不衰,活到千年万载,长眉大寿无灾。 

泰山高大雄伟,它是鲁国象征,辖有龟山蒙山,国境到达极东,沿海邦国臣服,淮夷也来朝贡,没谁敢不顺从,这是鲁侯之功。   

保有凫山绎山,征服徐国旧地,控制海滨诸国,淮夷南蛮东貊,连同南夷部落,没谁敢不服从,无不唯唯诺诺,听从鲁侯吆喝。 

天赐鲁公大福,高龄长寿保鲁,收回常、许边邑,恢复周公疆土,鲁侯宴饮喜乐,祝贺贤妻良母,优待众士大夫,国家于是巩固,屡受上天福禄,年老新牙复出。 

徂徕山上苍松,新甫山上古柏,砍断之后截开,制成长短木材。松木屋椽粗大,正殿宽敞气派,新庙别具风采。奚斯作颂赞叹,佳句联成长篇,万民一致称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