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
工程测量师每天都要跟GPS、全站仪、测距仪、测绘仪器、脚架、塔尺、棱镜等测绘仪等打交道,那么千百年前的古代没有这些先进的工具,当时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呢?
准绳与规矩
准绳和规矩应该算是最早的测量工具之一,据《史记》载,早在公元前多年,相传夏禹在陕西龙门、华阴一带治水时,创造并使用了准、绳、规、矩四种测量工具。
“准”和“绳”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规”是校正圆的工具,而“矩”则是画方形的曲尺。《山海经》中也说大禹曾派他的两名助手大章和竖亥去步量世界的大小,“竖亥右手把筭,左手指青邱北”。
《周髀》首章记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复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说明“矩”在古代是测量高、深、平、远的工具。“矩”的发明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矩”可以构成直角,而只有构成直角,才可以从事测量。
《诗·大雅·公刘》有“既景乃冈”的记述,即公元前15世纪末,周族公刘在陕西彬县一带勘测地形,立表测影以定方向,使用了简单的测量工具“表”。战国时期《考工记·匠人篇》有把表立起,用挂着重物的绳子校准表垂直于地面,观测表影测绘地形的记载。
古人如何计量
简单介绍了下最开始古人用的测量工具,那么他们又是用什么来记录测量的量?毕竟那时候公制单位还未出现,所以大部分时候以人身体的一部分为基础来顶替长度单位。
例如在中国最初的尺指的是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这个长度大约是20厘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拃”或“一捺”。但是因为个体的差异,导致这个长度并不一致。
另外古代的交通极不方便,所以就导致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长度单位,相互换算非常复杂,甚至根本做不到。于是,统一度量衡便在世界很多地区开展了起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统一度量衡,在此举措中留下一件珍贵的文物——商鞅方升。
虽然测量单位得到统一,但是这些个长度单位,都把粮食、身体等等当成依据。个体的差异化这些距离显然是不精确的。
米的来历
为了解决传统的长度单位不精确、误差大的问题,大革命之后的法国首先确立了标准的长度,而后又建立了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的公制长度,也就是国际单位制。
说起公制长度就不得不说“米”这一计量单位,那它是怎么来的?
年5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实行度量衡改革,并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法国科学院,这里汇聚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牛,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人称科学巨匠的拉普拉斯等等。经过大牛们的商讨决定,将米定义为:经过巴黎的,从北极至赤道的子午线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
那还等什么说罢,就开始动手测量测量子午线的长度,这次测量从年一直持续到了年。终于在年取得初步结果的时候,就对米的长度给出了标准,后准备完善。
接下来,法国科学院在年制作了一根长度是一米的铂金棒,但是这个铂金棒的长度不够精确,所以在90年后的年,法国召开了首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原器进行了更换,新的米原器采用90%的铂和10%的铱的铂铱合金制成,并规定在冰的熔点温度时,也就是0℃的时候,测量得到的国际米原器上两道刻度之间的距离为“1米”。
就这样最初的单位“米”就来了,但是后来大牛深思熟虑后发现这个“米”仍旧不是最精确的。
首先米的定义是经过巴黎的,从北极至赤道的子午线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可是我要是在巴黎的地上添一铲子土,或者挖个坑,是不是米这个长度就要发生变化呢?
另外如果有一天米原器丢了或是损坏了,而地球时刻在变化,那么我们再按之前的标准测一次“1米”,显然是与之前不同的。
随着人类对光速的测量逐步精确,最终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采用了随处可见的光,将1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行进分之一秒的距离”。如此一来,只要实验条件允许,我们就能测量出标准的1米长度。这个米的定义也一直沿用至今。
这就是公制长度“米”的由来,随后逐步扩散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