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后,以咸阳为中心,对城区和北部地区

治疗皮肤病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079.html

秦统一后,咸阳成为大一统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对于秦朝而言,有两大问题需要面对:其一,关中六国虽已俱灭,但潜在的反叛势力还在,需要严加防范。其二,北边匈奴已经开始崛起,由于空间地近咸阳,能够对其造成直接威胁。都城地区的稳定是国家政权能够延续的基础,所以要处理好北边与关东问题,完善咸阳防御体系是重要的前提措施之一。对关东异己势力的防御,对军事设施的利用,主要还是依靠函谷关、武关以及临晋关等,这与战国时并无太大变化,在此不重复议论。面对北边新的形势,咸阳防御体系也发生新的变化。

北部防御体系的完善

为了应对北边危机,秦始皇凭借帝国强盛的武力,先发制人,趁匈奴还未完全崛起,主动发动进攻。为方便大军北征、秦人在咸阳外围防御北部的云阳为出发点,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军事工程——秦直道,使得征讨匈奴的大军能够直接从关中开往北边作战。

为了加强云阳的军事防御能力,秦始皇三十五年(前年),迁徙“五万家云阳”。林光宫在云阳附近,在当时应该与望夷宫、谷口宫一样,军事色彩较为浓厚,与防范匈奴南下有很大关系。遗址在今淳化县西北的甘泉山。《史记刺客列传》提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说明林光宫一带在战国时就是一处比较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了。秦朝修直道时,就将其从这里经过,可见此处除了山水俱佳外,在军事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西汉就在秦林光宫处建立甘泉宫,作为长安城北部抗击匈奴的前哨。

史念海先生指出:“东西对峙的子午岭和黄龙山两条山脉,以子午岭山脉较为重要。子午岭山脉的重要,联系六盘山,黄龙山以及黄河以东的吕梁山来观察更为明显。这几条山脉直线形成的几条重要的军事通道,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向南进攻的必经之路”秦直道是沿子午岭山脊走向的%无论是对秦军还是匈奴,争夺此路的控制权,意义重大。枸邑在云阳的北部,也是咸阳防御体系外围最北的城邑,直道从中经过,故而对云阳、咸阳有一定的保卫作用,是进军匈奴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秦廷还在直道沿线关隘,例如石门关、调令关等增设机构,为北上大军进行粮草补充,同时也加强了直道的警备。

秦人还在咸阳周边防御的北部谷口要塞修建谷口宫,在距离咸阳北面8公里之处又修建望夷宫,并将二者作为防范匈奴攻入咸阳的重要军事设施。这样,秦都咸阳北部防御就形成了望夷宫一一谷口、谷口宫一一云阳、林光宫一一石门关一一枸邑一一调令关在内的多层军事防线。虽然秦朝在进攻匈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这些防线的对于保护咸阳的防御意义是非诚重要的。

城区防御的完善

随着统一后咸阳城区规模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防御的难度。宫城、宫殿区是咸阳城区军事防御的核心,因此在一开始的建设上,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设计,都有从保护统治者安全方面的考虑,比如建立在地势高亢之处、修建宫墙等等,城内还有专门的宫廷宿卫军、都城卫戍部队把守。武库、仓储及兵器作坊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要担负数十万军队的作战需要,咸阳作为秦帝国的军事中心,这些设施应该在城内不止一处,唯有如此才能满足秦军对外征讨、抵御外寇进攻都城的需求。

章邯为阻止周文进攻咸阳,言于二世:“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此次抽调骊山徒和奴产子,并在短时间内组建三十万大军。从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所见七千武士俑,按每人手中一件兵器,此次作战至少要三十万兵器,由于时间紧迫,大部分应当是由咸阳武库提供,可见咸阳武库兵器储存量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粮草供应也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方面,秦军能够在戏水战胜周文军,也与咸阳城区的仓储能够满足前线作战军队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反观周文军,使用的是“鉏擾白梃”,随处“望屋而食”,极度缺乏后勤保障,军队疲惫,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咸阳在渭南的城区有很多宫殿,例如,华阳宫、兴乐宫、甘泉宫、阿旁宫、章台等,实际上透漏出咸阳的行政中心有向渭水南岸转移的趋向,为何如此呢?一方面,这些宫室大多建立在龙首原上,地势较高,利于宫殿区军事防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战略目标转移的需要。自从秦在河西战争中占据优势后,魏国将都城从安邑东迁往大梁,对秦的攻势变为守势,秦也随之将战略的重点转移到东方。从交通上看,渭河以南通过函谷关较之渭北发兵,能够节省一部分时间,而且渭南既可以向函谷关挺进,也有利于通过武关向荆楚进攻。秦统一之后,继续在渭南建立宫室庙宇,营造都邑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若不是秦朝国祚短促,咸阳的行政中心就可能不久移至渭南了。

秦都咸阳,到底有没有外郭城,并无特别有证明力的考古发现。目前发现一处西门,西门门宽17-18米,门道长38.5米,城门左右两侧有夯土门墩各一,右侧门墩破坏严重,左侧门墩较好,为长方形墩台,从西侧破坏部分观察,墩基由南向北呈阶梯形,下宽上窄,计南北30米,东西38.5米。在紧靠门墩的东南(城墙里侧)部位,钻探出草泥土和秦砖瓦残块。此西门就是《史记白起列传》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记载的西门。“咸阳西门”到底为宫城西门还是郭城西门,学者争论不休。如果从史料记载来看,咸阳可能未曾建造外郭城墙。其一,都城城墙的修建,对于大一统王朝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多都会见于史载,如西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城墙的修建等,但秦都咸阳城墙的修建并未出现在传世文献的记载并中。

雍城是秦发展历程中的第一处正式都城,秦在此活动将年后才开始修建城墙,这在史书中却有着明确的记载:“悼公享国十五年。葬僖公西。城雍。”既然雍城城墙的修建都能见于史料,那么作为秦帝国的都城咸阳,影响力、知名度要远远高于雍城,而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打算在此长久定都,一些规模较大建筑的修建,如阿房宫、仿六国宫殿、兰池宫等等在《史记》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却唯不见城墙的相关记载,这不合乎常理。其二,秦惠王、昭王时,有两次“狼入咸阳市”如果咸阳存在高耸的城垣,那么城门必定有专人看守,就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了。

交通与预警设施的完善

交通和预警对于咸阳防御体系而言,犹如血脉一般的重要。战国时以咸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道路有7条:“1.由咸阳沿渭水东行出函谷关,经雒邑至中原各处,这是秦东进最主要的道路;2.由咸阳沿渭水东行经过株阳和大荔王城过蒲津桥进入魏国,其后更溯汾水北上,途径平阳(韩国故都)、晋阳(赵国故都)抵达太原;3.由咸阳东南行,经商於、丹阳可达宛(南阳)、穰(邓县),武关是这条路的重要关卡;4.由咸阳北行,经上郡治所肤施,可抵达河上。肤施本为赵地,入秦为秦昭襄王三年事,在此之前此路南段以通至上郡塞之南(陕西富县南);

5.通过萧关到黄河岸边。秦惠文王曾沿此路游至北河,至此成为秦通西北之大道;6.咸阳和陇西郡当有一条道路,虽未见史籍记载,由于秦先世就在陇山之西,而后辗转东迁,故此当有便利交通;7.由咸阳到褒斜道能到达西南巴蜀之地。褒斜道北段称金牛道,南段称石牛道,秦军灭蜀就是从此路进军的,后又灭巴,继续东进夺楚地设黔中郡。这条本是由咸阳西南行至于蜀国的道路,又自成都东南至于湘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原先各国交通的基础上大兴标准化道路,最终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络体系。直道用以向北方投送兵力,征讨匈奴;驰道用以沟通全国,方便皇帝巡察各地,威慑四方,在军事行动中能提高调兵速度;栈道用以在险峻之处沟通来往、运输物资等。

通讯是都城军事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将各个方向的战况快速传达到军事中心,有利于指挥人员及时作出防御部署和准备,以应对突发情况。为了强化军事预警,传递军情,秦人还在道路沿线增设大量的烽燧,例如在目前考古发现的彬县、淳化、旬邑、以及直道沿线等地的烽燧分布规律性强,能够随时向都城传递前方战况。程喜霖先生认为,从边塞前沿开始发烽燧,定向传递,传警速度一昼夜可达-里。

史料记载中,秦代的信息传递设施还有亭、邮、驿,当时应该在京畿地带大量分布。秦代亭有两种,一种是设置于市场,掌商贸之事,一种就是都亭,多设于交通要道,负责接待、监送,缉拿盗匪,评理诉讼等。亭有亭长,下辖亭父,“掌开闭扫除”、求盗“掌捉捕盗贼”。亭直属县尉,与乡游徼同属军事系统,配备有弓弩、刀剑等兵器。亭不仅仅是在社会治安中发挥作用,亦是联系各军事据点、要地的重要设施,也有传递信息的职能。

在文献史料中,保存设有咸阳郊区的亭有四处:杜邮亭、长平亭、轵道亭、白亭。秦杜邮亭是咸阳西去大道上的第一个邮亭,唐时为咸阳县城所在。在今咸阳市东三姓庄附近发现不少唐代遗物,确信应为唐咸阳城地,其旁今仍存有白起墓,秦杜邮亭当在此处。长平亭在望夷宫之旁,《史记解集》:“张晏曰:望夷宫在长陵西北长平观道东,故亭处是也。”故亭就是长平亭,在望夷宫处不远,应该在通往云阳的大道上,是一处重要的交通设施。《汉书武五子传》载:“长安白亭东为戾后园”又《太平寰宇记》曰:“汉戾园故秦白亭”,似白亭秦时以有。《唐两京城坊考长安金城坊》:

“北门有汉戾园”。金城坊在今西安市大土门之东。《水经注渭水》记载的汉戾园也在此,所以秦白亭当在今西安市西郊劳动公园附近。轵道亭因在轵道之中故以为名,是当时咸阳东郊的一处非常重要的据点。无论是秦统一前还是统一后,都城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向实际上是关东地区。东面有两条路线通往关东最为重要:正东方的咸阳芷阳――丽邑一一戏亭一一郑县一一武城一一宁秦一一函谷关;东南方的咸阳一一蓝田一一峣关商邑武关。霸上是这两条路线的分离处,《汉宫殿疏》谓:“轵道亭东去霸城观四里,观东去灞水百步”,又《水经注渭水》谓:“灞水又北迳轵道,在长安县东十三里。”

长安县就是汉长安城,据史料可知,轵道亭在灞河西四里,又位于汉长安城东十三里的东进大道上,今址就在团结村一带。无论是从函谷关还是武关进入咸阳,都要经过轵道亭,这也造就了它在咸阳周边防御的军事价值。一旦有军情从关东传来,轵道亭是将消息传入咸阳城区的最后一站。刘邦攻入关中,屯兵霸上,秦王子婴就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在轵道旁等待投降,推测地点应就在轵道亭附近。

战国至秦,邮传系统已经相对完善。“邮是徒步通讯,驿是乘马通讯,大致五里一邮舍,三十里一驿站。主要任务是以接力形式传送情报、命令等文书”按其分类,主要有车传、徒步、马传、船传等,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而定。在涉及军事情报及机密方面,军队一般是让军官或士兵专程传送,而且沿途只在驿站换马匹而不换传递人员。秦时的传送速度已经相当迅速,紧急军事文书,平时日夜可传送里。秦廷面对突如其来的周文军时,虽然准备仓促,但却能够迅速征发关中、巴蜀军队,并由长史司马欣、董翳指挥,随时增援章邯军;又令王离率部防守匈奴的部队南下以配合作战,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得益于咸阳防御体系内这些完善的交通和预警设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