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都毫无例外位于河流的沿岸,这

青春痘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9298090.html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口集中的所在,城市供水历来受到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于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不仅城市如此,就是原始社会的居民点也要靠近水源,现在已经发现的关中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无不分布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就说明这一点。

新石器时代遗址大都分布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一般高出河面10—20米,既不易受到洪水的冲击,又能就近取水,自然最为方便。就是凿井技术发明以后,原始社会的许多遗址还是分布在河流的沿岸,证明依靠河流供水仍然是重要的供水形式。中国最早的水井就是在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已处于原始社会的后期。由于水井的出现,人类的聚落才可以远离河流、湖泊。但水井水量有限,大的城邑仍分布在河流、湖泊沿岸,夏、商、周三代的城邑就是证明。夏代先后建都的地方有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晋阳(今山西临汾,即平阳)、安邑(今山西夏县)等10处,主要位于颍水、汾水、沁水等沿岸。商代先后建都的地方有商(今河南商丘县)、亳(今郑州市)、殷(今安阳市)等11处,主要位于睢水、洹水、河水及其支流沿岸。周代在迁都丰京以前,先后建都的地方有邰(今陕西杨陵南)、豳(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岐(今陕西岐山、扶风交界地区的周原)等11处,加上丰京(今西安西南沣河西岸)、镐京(今西安西南沣河东岸),合计13处,主要有邰、豳、岐、丰、镐5处,位于渭水、泾水、沣水、田寺沟河沿岸。

由此可见,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大都位于河流的沿岸,显然同就近解决供水问题有密切关系。至于它们为什么不断迁都,历来有不同说法,恐怕主要还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斗争的形势,但迁来迁去,都离不开河流,正好证明河流在解决都城供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周是中国城市产生的具体时代,中国城市产生以后,一直对解决水源问题非常重视。这也是中国城市兴旺发达、延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又提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中国城市宏观布局的重要原则,值得重视。

水源丰富是中国城市城址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水源丰富指地面水和地下水而言,而以地面来水为主,既有河流,又降水充沛。也只有地面来水丰沛,地下水的开采才有保证,因为地下水往往要地面水来补给,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地下水就会发生危机,供不应求。正因为如此,中国城市的城址多数都在河流的沿岸,几乎少有例外。

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多数在河流沿岸,已如上述。从秦以后,各统一王朝的都城也毫不例外都在大河的沿岸,就是分裂割据王朝的都城也绝大多数位于河流的沿岸或靠近河流,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都城发展的规律。首都是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建设宏伟,园林如画,用水量巨大,如果没有地面供水,仅靠地下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都城城址必须选择在河流沿岸,就几乎成为不可抗拒的规律。

在今西安建都的有13个朝代,但只有4个城址,即西周丰镐,位于沣河两岸;秦都咸阳,横跨渭河南北;汉都长安,位于渭河以南、龙首原以北;隋唐长安,位于渭河、龙首原以南,都在河流的沿岸。城址愈转移,愈靠近渭河的重要支流,城市供水也愈加充沛。在这4座城址中,只有秦咸阳引用渭河,这就是引渭水入兰池的渠道。兰池遗址即今咸阳市东的杨家湾。其他城市都不引用渭水,而是引用渭水的支流,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洛阳建都的有个朝代,加上隋唐的东都和后梁初年的都城,号称9朝古都,亦有13朝之说。但只有3个城址,即东周的王城,位于洛水以北,涧水(即谷水)以东,廛水以西,也就是今天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洛阳城,位于洛水以北,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公里处;隋唐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市区,横跨洛水南北,都离不开洛河。

在今南京建都的有8个朝代,有3处城址,即六朝的建业城和建康城,南唐的江宁府城,明初的南京城。南唐时城址南移,横跨秦淮河,靠近长江。明南京城规模宏大,包括上述两处城址于城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在开封建都的有6个朝代,只有一座城址,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战国时魏国的大梁城东部、南部与今开封城重合,只有西部、北部超出今开封城。梁、晋、汉、周和北宋的开封城,大致即今开封城,而北宋的开封外城早已不复存在。上述城址基本重合,位于黄河之南。

在杭州建都的有两个朝代,只有一座城址。吴越的城最大,南宋次之,今杭州城较小,是元末奠定的。城的范围虽缩小,但城址却不断向东展出,更加靠近钱塘江。

在北京建都的有5个朝代,3座城址。早在商代,北京地区的两个方国,一个称燕,一个称蓟。燕建都于今房山县琉璃河(今名大石河)岸上的董家林,蓟建都于今北京西南部的广安门一带。西周时分封的燕国也建都于董家林一带,强大后灭掉蓟国,遂迁都于蓟,蓟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的都城,也就是北京最早的城址,位于漯水(今永定河)以北的洗马沟岸上。辽的南京城和金的中都城都是蓟城的延续和发展。元代把城址转移到蓟城东北,另建大都城,横跨高梁河。明代把元大都城北墙内缩,南墙展出,另建北京内城,中叶时又建北京外城,城址南移,不仅横跨高梁河,更靠近洗马沟和漯水。

六大古都的城址很典型,其他古都也不例外,城址均位于河流岸上。譬如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都城就是如此。

西晋灭亡后,南方为东晋,北方为十六国。“十六国”一名,起源于北魏崔鸿著的《十六国国秋》一书。十六国是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成汉、后燕、南燕、北燕、后秦、夏、西秦、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实际上还有代、冉魏、西燕等国,不少于二十个国家,前赵、前秦、后秦建都长安,也就是六大古都之一的西安,无需再述。成汉建都成都,位于长江(即岷江)岸上,后赵、冉魏建都襄国(今邢台市),距离漳水不远;前凉、后凉、南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位于谷水(今五羊河)岸上;前燕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17.5公里处),位于漳水岸上;代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北),距离黄河不远;后燕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位于泜水岸上;西秦建都金城(今兰州市西),位于黄河岸上;北凉建都张掖(今张掖市西),位于弱水岸上;西凉建都酒泉(今酒泉市),位于北大河岸上;南燕建都广固(今淄博市西),位于淄水岸上;北燕建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位于渝水(今大凌河)岸上;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位于无定河岸上;西燕建都长子(今山西长治),位于浊漳水岸上。几乎无一例外,都在河流的沿岸,或距河流不远。

南北朝时的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南朝指宋、齐、梁、陈,共计9个朝代。北朝建都的城市有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洛阳(今洛阳市东)、长安和邺(今临漳西南),南朝就是建康(今南京)。其中长安、洛阳、建康均为六大古都中的城市,只有平城位于浑水(今桑干河支流)岸上,邺位于漳水岸上,也都在河流的沿岸。

五代十国指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五个朝代为梁、唐、晋、汉、周,十国为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吴、南唐、吴越。五代建都开封和洛阳,南唐建都江宁府(今南京),均为六大古都中的城市。前、后蜀建都成都府,位于长江(岷江)岸上,楚建都长沙府,位于湘水岸上,闽建都长乐府(今福州),位于建阳溪(闽江)岸上,南汉建都兴王府(今广州),位于浈水(今珠江)岸上,南平建都江陵府,位于长江岸上,北汉建都太原府,位于汾水岸上,吴建都江都府(今扬州),位于长江岸上,吴越建都西府(今杭州),位于钱塘江岸上,共计11个城市,无一例外,均位于河流的沿岸。

以上三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时期,都城都毫无例外位于河流的沿岸,其他时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中国的都城离不开河流,已成为一条基本规律。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水路交通问题。

中国古村落选址及其风水景观模式阆中“风水文化之都”养成记:奠基——巴蜀重镇到阆苑仙境阆中“风水文化之都”养成记:养成——堪舆胜地到风水典范阆中古城的风水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