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这个字,大家有多少人认识?估计至少有一半人都不认识吧。
这个看起来像山,又像幽的字,其实念(bīn),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之中。这是在先秦时代“豳地”华夏民族的民歌。大家肯定都知道其中的一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就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名为《七月》,这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
那么“豳”这个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是先秦时期周族部落的发祥地,豳同邠,是一个古都邑名。具体位置在现在的陕西彬县一带。豳就是彬州在三千多年前的古称。这段历史太过久远,以至于没有多少人知道。
最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建立了豳国,一直到西魏,将这里设立为豳州,唐朝时期改名为邠州。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在年改名为“彬”,也就是现在的彬州了。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豳又代表着什么呢?
传说在三千多年前,周族部落的公刘带着部族来到了这里定居发展,因为这里的广阔富饶,再加上治理有方,很快从此振兴起来。周族部落来到这里定居后,对这里的命名很快提上了日程。公刘看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就以山字为基础,将两个豕放进了山中间,创造了豳字。后来这个字就在当时的历史记载中大量出现。
随后,周人在这里发展了多年,经历了21位君主。并将疆域扩展到了周围很多地方,这里也成为了周王朝的龙兴之地。
现在在彬州,你还能看到当时的豳风文化,这里的人老实忠厚、艰苦奋斗、宽容仁让,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风采。中华文明就是在不断传承之中,得到了发展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