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去甘肃的路,被认为是丝绸之路,最为称道的是从长安西北方向去豳州(彬县)、出萧关,进入甘肃泾川、平凉一线,即丝路北线“豳州·萧关道”——元、明、清时期陕甘间的大驿路。比这更早,汉唐时极盛的官方驿路却是陇关道,沿渭水北岸西去,循着千河过陇州(陇县),翻越陡峻的陇坂,进入甘肃清水、天水,再向西南到达西陲(甘肃礼县),即“陇州·陇关道”,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南线。在这条丝路南线的南侧,还有一条“间道”,作为陇关道的辅助通道,更加便捷地从凤翔府通往甘肃清水与陇关道汇合。不像陇关道这类“官道”主干驿路为出公差的人提供免费食宿,这条道路的作用却是群众、脚夫乐于抄近路的捷径。
由古道的前世今生
我寻访的这条便捷的古道叫“南由路”,位于主干驿路“陇关道”南侧,沿着宝鸡西山和陇山间的河流谷道向西而行,连接凤翔府与甘肃清水,因途经北魏时的南由县(今香泉镇)而得名。这条路直到十多年前还能畅通无阻地用于民间交通。实际上,它的存在比它的名字更为久远。这条路是西周时期,秦人东进最可能的通道。
直到十多年前,南由路的要义仍是宝鸡市、凤翔县连接甘肃清水县、天水市的便捷通道。之所以便捷平易,因不必翻越关山陇坂,更不必向北绕行陇县,而是沿河谷西行,路程短,对行脚走路的人而言最为经济。
南由路不仅是去甘肃最捷近的通道,也是一条美丽诱人的古道,一路风光无限,奇峡幽谷、河流汩汩、高山牧场,牛羊满山,民风淳朴。因为这不可多得的好风景,陇县开发了“关山牧场”景区,陈仓区不甘落后,又开发了“大水川”景区。这两个景区正好跨在南由路上,买门票才能继续这条线路,行路人只好向北绕道陇县,进入甘肃朝北绕了一大圈,才能走到清水。如果要走通南由路,得进入大水川景区,但是景区里私家车禁行,只能徒步穿越景区(即南由路的一段),可以走进苏家河谷的南由路,步行走完全程。或者放弃大水川景区这段路,从关山牧场景区走上陇坂,从陇坂骆驼岭的岔路口下到苏家河谷。反正,最少得买一张景区门票,南由路因此变成一条断头路,如果没有当地村民身份证,走到景区就撞墙了。南由路迅速衰落,如今,野花青草覆盖的南由路部分废弃路段,还能看到青草之下的昔日车辙,路基仍然清晰可见,却只有牧羊人的行踪。
南由路沿途的村庄深处西山、陇山腹地,耕地稀缺,资源唯有受保护的林场及野生动物,野猪一夜间啃光一亩玉米地,美丽的锦鸡不断啄食本就低产的小麦。当地村民看不见眼前美景,欣赏不来野生动物,世世代代只用“穷山恶水”谦逊地形容自己的故土。许多村庄真的非常贫困,土坯房歪歪斜斜集中连片,角角落落都是画家眼里纯正古老的乡村风情,这也成为张艺谋为电影《秋菊打官司》选景的原因。
香泉镇古南由的现代版
我走南由路自东向西,穿越凤翔、陈仓、陇县三县区,进入甘肃山门镇,到达清水县。从凤翔过长青,入陈仓境,渡过千河,至桥镇,到达交通路口——县功镇,县功自古为交通枢纽要道,是隋唐时的“吴山县”。现在看来也是一个繁荣的大镇,省道穿镇而过,在县功丁字路口,北上千阳县,南下宝鸡市,西北方向可去八渡。从县功过司街、范家河到香泉镇的公路桩号标注为“县孟路”(县功至孟塬乡道)值得一提,崇山峻岭之间,行云流水般的驾驶体验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带便是宝鸡人常说的“西山”,应为陇山与秦岭交汇的山区,途经“旋瓦山”又叫“西太白”,山势高峻,深林幽静,据说这片山里曾经藏着上百间僧舍,是为深山古刹。
香泉镇是这条路的核心地带。走到这里就到了大水川景区附近了。景区大门外新建一座“南由古城”,这个叫法令当地村民不解,因为他们这里一直都是香泉镇南峪村,为啥“改名”叫“南由”了?景区令北魏时的南由县复活,以增加其历史份量。西魏时期,这里还叫过“长蛇镇”。去香泉镇的路上有两株上千年的古树,传说长孙皇后回乡省亲时在树下歇息过。是的,村民至今还在谈论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地选美,娶了香泉镇孙家村的女子,成为长孙皇后。宝鸡西山到处都有这位皇后的痕迹,比如说灵宝峡中有一块大石头,被描述为长孙皇后放羊处。香泉镇孙家村村口有一座唐皎龙寺,至今健在,且香火颇旺。孙家村深入,还有北魏佛教石窟一处,大多空荡荡的石窟早年被民居占用过,仅有一个洞窟内还坐着一尊风化得面目已无的佛像,尚有难以辩认的壁画。在孙家村水泥路的尽头,再走一段土路上山,有长孙皇后墓,据一位村妇说,除了坟啥也没有,没啥看头。从过往村妇的脸上很难捕追皇后当年的风采,花椒地里暴晒着劳作的农妇甚至连遮阳草帽也不戴,贫困已将此地的美女改造成地道的农妇。那些搬迁到平川大道边上,在旅游区开了店铺的妇人,倒显得更加丰盈白净一些。
这是孙家村进村的路,水泥路之后的土路通向长孙皇后墓。路边山崖上有北魏石窑。
路边天然奇石——远看以为是鹰的雕像。
因为景区建设,景区内的村民大多迁到香泉镇的新南峪村。从大山转移到平川的新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有个能干的村妇还在“南由古城”美食街开了家擀面皮店。这座新建的“南由古城”与袁家村、马嵬驿、诗经里、棣花镇这类新古镇别无二致。
一些被搬迁走的南峪村村民,也会悄悄跑回来经管自己的菜地或牲畜。这位妇女将老院子的地松了种上疏菜,她家就在新建的“南由古镇”坡上面。
自香泉镇向西北行,经五味硖到八龙潭,与青阳峡道相汇合。南由路最核心的苏家河谷之苏家河便发源于大水川山顶。走到大水川景区的后门,即北门,陈仓区到此为止,陇县横陈眼前。从此便又可以走上南由路,并直通陇县关山牧场景区的八龙潭村。这一发现却不是我们走到大水川顺顺当当的发现,而是颇费了一翻周折。我们从大水川正门退出后(因景区4点就停止售票,还因我们想以行路人身份穿越南由古道),既然不能继续西行,便向东北方向去了八渡,试图从这里进入南由古道。八渡村民却告诉我,八渡再朝前就是大山,阻断道路,八龙潭村和苏家河村都在关山,得绕道陇县才能到达那里。我们便沿南由路返回县功镇,北上千阳县,住了一宿。第二天,自千阳到陇县,沿陇县关山牧场旅游专线行到关山牧场正门,被告知如果是正常过路,要从侧面一条路开“路单”方能通行关山牧场。于是绕过景区大门,在并行的一条路上开路单,因没有当地村民身份证,又没有准备好工作证和单位介绍信之类的证明,耗费多时才使设卡人员相信我们是去八龙潭村的。被放行进入关山牧场,我们便走在陇坂之上,即古代主干驿路——“陇关道”。进入陇坂,先看到张艺谋拍电影的村子,已经被打造为“秋菊山庄”,村子本来的名字变得太不重要。在景区建设的新山庄背后山坡上是电影里出现的那个小村,仍然保有原汁原味的陇山小村的模样。一位养蜜蜂的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和老伴以及四个女儿全家都当了演员。
我们全家人都演了电影。
在关山景区“骆驼岭”的一个岔路口,终于看见“八龙潭村欢迎您”的牌子。沿这条岔路走下去,没几百米先到了王家岔村。一位头戴养蜂纱网的中年村民崔明军告诉我们,这条道路在没有景区的时候一直畅通着,可以穿过大水川走到凤翔或南下宝鸡(这一点映证了南由古道的作用)。除过养蜂,他的主业仍然是畜牧。然而,因关山是出名的好牧场,来自陇县以及甘肃平凉、陇南等周边牧民都来此放牧,畜多草少,对关山牧民来说草场资源显得捉襟见肘,他们不得不购买外地人种的干草饲料,还得考虑其他副业,比如养蜂。
关山景区“骆驼岭”八龙潭村关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到了八龙潭村就下到陇山间的苏家河谷,这条谷道便是南由路了,朝东继续走约10公里是陈仓的大水川,朝西一直走便可出陕西入甘肃。从陇坂“骆驼岭”岔路口到王家岔村再到八龙潭村的乡村小径与南由古道是相通的,这条路在关山景区地图中被标注出来,但是很少有游客会下到岔路造访这些村庄。因此,尽管身处关山牧场景区中,这些村庄仍然很贫困,似乎并没有受到旅游业的影响,国家在这里提倡的扶贫措施仍然是养蜂。特别是八龙潭村,宛若世外桃源,藏于陇山深闺,无人知晓。南由路变为断头路、农村人口因社会发展锐减,使这些村庄衰落了,苏家河谷南由古道一线排开的八龙潭村、苏家河村、陈家窑村等小村合并为一个八龙潭村,现在八龙潭行政村包括七个组,这些组就是原来古道上那一溜自然村。整个关山牧场也只剩两个行政村——关山村和八龙潭村。
陈家窑村为什么说是世外桃源呢?家家院里种着桃树,四月天正是陇山桃花盛开的季节,村落的土坯房屋不似规划的新农村整齐排列,而是自然相生、参差错落、炊烟袅袅,柴垛与木蓠芭将农家小院儿完美地分隔,牧人赶着牛羊徜徉在黄昏金色的光线之中……特别是所有通讯信号全面瘫痪,只在八龙潭村委会才有移动公司的信号,以致于我妈在那天晚上没联系上我,以为我被绑架,早上去村委会借村长手机打电话方才平息了我妈的焦虑和愤怒。这里不是世外桃源还能是什么?苏家河冲击出的这一片小小谷地曾经富裕繁荣,许多村子都有老店铺、大车店的遗址,它们证明了南由路的确是一条古代驿路。
八龙潭村
在村民指点的八龙潭村大车店遗址,看到一座小山坡上三棵巨大的古树,树枝苍凉地伸向澄净的天空,枝头挂着三两个鸟窝,与东山月出遥相互映,脚下是汩汩西去的苏家河与支流银洞河交汇的河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复活在眼前。
八龙潭村大车店遗址。曾经的路边客栈,三株老树证明了年代的久远。
在题目中贯上香格里拉是有依据的。我曾经走过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一线,也看过内蒙古坝上草原,陇县关山神奇地将这两种相距遥远的地貌结合于一身。即,陇坂是坝上草原,陇山谷道中深藏的乡村就是香格里拉。这一路我常会想起我四叔那句话,他曾在陇县下乡插队三年,对这地方的记忆只有简单的“穷山恶水”四个字。想来,在眼睛里只能看见粮食的青春发育阶段的四叔,一定欣赏不了这香格里拉般的世外桃源。
“穷山恶水”的样子。这是八龙潭村通向二三组的砂石路岔口,苏家河水漫涨了一夜,汩汩流淌。
张家河口林业局的留守人
从八龙潭村向西走的时候,在张家河口丁字路口突然冲出一个人来,断喝一声叫停车。我们停下车,出来的是三个人,他们的样子显然不像村民,他们很快自报家门说是林业局的,有权检查过往车辆。当我们说是去苏家河村看南由古道时,他们简单地朝车内一望,并没有真正地检查,而且热情地告诉我们朝西走就是苏家村,再朝西是陈家窑村,水泥路到那里为止,车就不能再开了。临走时我好奇地问他们是检查啥的,是不是看盗伐林木的,他们否认了,说是查野生动物的。目前林业局护林站只有四个职工(其中一人轮休,因此我们看见的是三个人),住在村口两间小屋,自己做饭,寂寞清苦。林业局很多年都不再招工了,三个男人面貌颇老,扯了一点面,拦了点葱花,一再招呼我们一起吃。
林业局的留守人,清苦,寂寞,尽职。
再向前走不远,看见林业局已经废弃的青砖大房,有三四排,回字形排列,中间有一个小花坛,占地颇具规模,俨然国家单位。刚才的林业职工说,他们以前人多是因为有砍伐工作,现在封山育林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单位大院也就废弃了,保护野生动物倒成了主业,他们搬到丁字路口为了方便查看来往车辆。林业大院对面有一条砍伐作业留下的山路,路基条件依然很好,这个林业路口叫“三条沟”,从此路可攀上陇坂。八龙潭村想与景区沟通,修好这条路,使断头的南由路从这里连接陇坂上的陇关道,形成一个小环线,对游客造访这些村庄将更具吸引力,这些村庄也不致于封死在大山之内。
废弃的林业局院子
三条沟岔路口,从这条林业局曾经运输木材的道路进去,可以登上陇坂,到达关山牧场核心景区。若此路维修好,八龙潭这几个村庄可以和景区连接为小环线。
陈家窑到大岔漫步人间仙境
走到陈家窑村,果然不再有水泥路。向前是覆盖野草鲜花的野径,人踪俱灭,路基仍然清晰可见,草皮下面还可辩认出车辙。借着南由路的古老路基,车辆仍可以朝前行驶,直到一处三角空地,苏家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侧面山被人为斩断,开通一条小径继续沿苏家河而行。
斩断山路口,苏家河在此拐弯。
这时就必须弃车徒步了。轻装漫步,人声远循,只闻花香鸟语。一路没有遇到一个村子或行人,但古道是显而易见的,有开凿的石阶,过崖壁的道路外侧还有人为铺就的树木,防止行人踩空。出现一个神秘的柴门。过了柴门,仿佛进入某人的客厅,再后面是卧室——崖壁一处石窝上一个用树条搭成的软床,上面铺着干草,坐于其上可感受到席梦丝的弹力,旁边竖着更多的树枝,想必是人睡进去之后,用来挡着石窝子的门,以防野兽袭击。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山间隐士?
这个小石窝子下面是一片白石头河滩,南由路在此消失踪迹,怎么也找不到继续前行的出路。昨晚下了一夜的雨,苏家河水浩浩荡荡摆尾西行,就是有路也必被河水淹没。
苏家河涨了一夜水,走到这片白石滩再也看不到前路。
我们只好回头走到那个被斩断的山口。一个叫王润祥的牧羊人赶着几十头羊在此放牧,他说面前这扇山是当年周懒王斩断的,为了从山里取宝,他修通了这条路,所以这山就叫“斩断山”。为了确凿地证明这条路可以通到甘肃去,牧羊人冲动地要带路过去,他说从斩断山步行到元滩只要三个多小时,如果是我们走得五六个小时。但是他突然想起了昨夜的大雨,便说今天是没办法通行了。
牧羊人王润祥
我们只好告别牧羊人走上回头路。路过苏家河村的时候,遇到一个叫陈志德的村民,他已移民搬迁到陇县,因父亲的病又回到村里。他指着身后家门口一处空地说,他们家在这里世代开大车店,二十年前还在营业,给来往的赶牛放羊人投宿。如今拆除了是因为移民搬迁后,必须退出旧房并还耕。他说这条水泥路也是年才修成的,以前是拉架子车的土路,但以前路是通的,走的人多,现在路宽了,人却少了。但是他估计从大岔到元滩有六十里路,要翻山走一整天才能到,和牧羊人的说法有些出入。
陈志德家开客店的原址,老客店因移民搬迁已被拆除。秦亭镇秦人东进出发点
从南由古道退出,我们返回关山牧场景区,沿陇坂而行。很快进入关山牧场“核心景区”,大片楼堂馆所在草原风光中突兀地出现,沿路都是商店饭馆和宾馆,似乎进入了一座大城市,与陇坂之下的南由古道近在咫尺却有天壤之别。出了景区便入甘肃界,依然沿陇坂而行,依然是关山风景,或是坝上风光。因行政区划不同,这里已不是景区,一些私人无力地搭建少量帐篷,已破败不堪,两匹瘦马孤独地站立,等待着游客。甘肃省在同样的风景面前完全无动于衷。行至站沟口村的长宁饭店有一条岔路,北上张家川,西行清水。因南由古道的终点在清水县山门镇,我们便舍弃大路西行。砂石路与破损严重的沥青路交替混合持续近20公里,这条坑坑洼洼的道路仍然是陇坂上的“陇关道”。
甘肃段陇关道虽然坑坑洼洼,风景却依然美如油画。
路边的稻草人吓我一跳,越看越害怕,像不像死神?
路况渐好,不觉间从陇山乡野行入一镇,抬头一看蓝色路牌——秦亭,此地原名“秦亭铺乡秦亭铺村”,历史上是过陇山通关中的必经要道,地名“铺”字说明这里曾是古代邮驿所在,陇关道、南由路曾是官方道路而非民间小径。
今天的秦亭镇和所有北方小镇一样,近三千年的历史被时间冲刷得荡然无存。
从秦亭出来很快便走到山门镇岔路,果真是个丁字路口,西去清水县,南去进入山门镇,即又回到南由古道。如果从山门镇继续走到元滩,便完成了南由古道全程。我想,最合理的行程应按秦人东进的方向来,从清水到凤翔。
山门镇夜幕已垂。
甘肃的小镇,时光走得更慢一些,仿佛是半个世纪之前。
这一次初探南由古道,因苏家河谷涨水淹没徒步路线,未走大岔到元滩这段路;又因到山门镇时天已晚,未能完成从山门到元滩这段路程,只能把遗憾留给未来。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从八龙潭村到大岔的这段山间谷道,那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陕西的香格里拉。